•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生命季刊
  • 生命与信仰
  • 生命季刊通讯
  • 新生命热线
  • 生命见证
  • 影音
  • 生命神学院
  • 福音大会
  • 主日信息
  • 敬拜诗歌
  • 传道人培训/退修会
  • 基要福音派联盟
  • 为生命季刊奉献
  • Zoom守望祷告室
  •  
    关于我们
    支持我们
    • 主页
    • 刊物
      • 生命季刊期刊
      • 生命与信仰期刊
      • 生命季刊通讯
    • 影音
    • 生命文库
      • 基要真理证道集
      • 一个不信派的标本
      • 中国的以巴弗-卷一
      • 中国的以巴弗-卷二
      • 中国的以巴弗-卷三
      • 行过流泪谷
    • 福音大会
      • 福音大会2023视频回放/将持续更新
      • 主日信息:个人敬虔的塑造和传承(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主日信息:再次遇见主(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主日信息:回转归向上帝(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持守真道、传承信仰:福音大会2023报告(含视/音频)
      • 超过所求所想的祝福(含音频)
      • 福音大会2023的得着和感动(含音频)
      • 属灵的盛宴:2023福音大会(含音频)
      • 信仰传承:教义与生命的平衡(含视/音频/网络版以主日信息发)
      • 主日信息: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含视频/音频)
      • 愿你如鹰展翅上腾(含视频/音频/网络版以主日信息发)
      • 第一次参加福音大会的感动(含音频)
      • 耶和华是我的产业(含音频)
      • 盛宴与家常菜(含音频)
      • 愿你如鹰展翅上腾
      • 你爱主吗?福音大会悔改之夜的歌声
      • 福音之民:福音大会2023第二天白天报导
      • 祷告,复兴的开始——福音大会2023以祷告拉开序幕
      • 福音大会房间预订最后一天Final Call
      • 福音大会2023为何人举办?(视频)
      • 福音大会经典回顾:2017年感人短片及呼召(视频)
      • 福音大会经典回顾:王峙军牧师在2020福音大会上呼召(视频)
      • 福音大会:筵席已经预备好了
      • 福音大会2023青少年英文节目:Grace Conference
      • 中国福音大会2023节目程序表
      • 中国福音大会2023专题介绍
      • 中国福音大会2023专题一览表
      • 历届中国福音大会
      • 历届福音大会报道专辑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8
    • 新生命热线
      • 新生命热线公开课
      • 圣经辅导与心理学错谬
      • 教养儿女
      • 抑郁-轻生-成瘾辅导
      • 婚姻家庭专栏
      • 其他问题解答
    • 基要福音派联盟
      • 针对巴黎奥运会亵渎基督开幕式的公开信(中英文版)
      • 抗议书已经提交!仍可继续签署抗议拜登签署“2024年跨性别者可见日公告”
      • 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针对各种议题的神学立场
      • 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FEMA)立场告白系列视频
    • 传道人培训
      • 网上报名:北美传道人退修研讨会(6月9–12日)
      • 北美传道人退修研讨会将于6月9–12日在芝加哥举办
      • 主日信息:公众敬拜的属灵塑造(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公众敬拜对属灵生命的祝福(含视/音频)
      • 作基督耶稣的精兵(含音频)
      • 主日信息:精兵、工人与器皿(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弟兄和睦同居的善与美(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主工人与圣别(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从教会的建造看服事的传承(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教会的建造(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信仰传承的目标与实践(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你我的公众敬拜(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分辨两类错谬教导及三类课程(下/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神使我稳行在高处(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分辨两类错谬教导及三类课程(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信仰与世俗法律的冲突:关于教育权/财产权(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我们因信如此说话(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我们有这宝贝在瓦器里(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信仰与世俗法律的冲突(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作不丧胆的传道人(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传道人要有基督的馨香之气(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2024年传道人培训直播完毕,将陆续重播!
      • 传道人培训2023 视频回放
      • 2023传道人培训会 Zoom会议室链接
      • 2023年传道人培训将于5月15–18日举办
      • 2021传道人培训5月3–7日(周一至周五) 直播链接
      • 注重培养末世意识(传道人培训2021信息)
      • “免得我使你在他们面前惊惶”(传道人培训2019信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8
      • “传道人培训2016”简讯
      • 你们当为自己和全群谨慎(传道人培训2016信息)
      • 2016 传道人培训 (香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6”简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6”于7月11–14日在多伦多举办
      • “传道人培训2015”简介
      • 回归圣经 活出圣洁
      • “传道人培训2013”完满结束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13
      • 讲员信息大纲(传道人培训2012”)
      • 2012传道人培训诗歌下载
      • 会众问题解答(传道人培训2012”)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12
      • 扎根建造——记香港“传道人培训2010”
      • “传道人培训2010”DVD制作完成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09–2010
      • 悔改:属灵品格建造的第一步
      • 第10届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简报(2010多伦多)
    • English
      • CCLiFe Participating staff
      • The Ministry of Chinese Christian Life Fellowship, Inc.
      • Statement of Faith
      • Support Us
      • Current Prayer Request
      • Christian Life Quarterly Digest
      • CHINA’S EPAPHRAS
    • 搜索
    • Login
    • 主页
    • 刊物
      • 生命季刊期刊
      • 生命与信仰期刊
      • 生命季刊通讯
    • 影音
    • 生命文库
      • 基要真理证道集
      • 一个不信派的标本
      • 中国的以巴弗-卷一
      • 中国的以巴弗-卷二
      • 中国的以巴弗-卷三
      • 行过流泪谷
    • 福音大会
      • 福音大会2023视频回放/将持续更新
      • 主日信息:个人敬虔的塑造和传承(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主日信息:再次遇见主(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主日信息:回转归向上帝(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持守真道、传承信仰:福音大会2023报告(含视/音频)
      • 超过所求所想的祝福(含音频)
      • 福音大会2023的得着和感动(含音频)
      • 属灵的盛宴:2023福音大会(含音频)
      • 信仰传承:教义与生命的平衡(含视/音频/网络版以主日信息发)
      • 主日信息: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含视频/音频)
      • 愿你如鹰展翅上腾(含视频/音频/网络版以主日信息发)
      • 第一次参加福音大会的感动(含音频)
      • 耶和华是我的产业(含音频)
      • 盛宴与家常菜(含音频)
      • 愿你如鹰展翅上腾
      • 你爱主吗?福音大会悔改之夜的歌声
      • 福音之民:福音大会2023第二天白天报导
      • 祷告,复兴的开始——福音大会2023以祷告拉开序幕
      • 福音大会房间预订最后一天Final Call
      • 福音大会2023为何人举办?(视频)
      • 福音大会经典回顾:2017年感人短片及呼召(视频)
      • 福音大会经典回顾:王峙军牧师在2020福音大会上呼召(视频)
      • 福音大会:筵席已经预备好了
      • 福音大会2023青少年英文节目:Grace Conference
      • 中国福音大会2023节目程序表
      • 中国福音大会2023专题介绍
      • 中国福音大会2023专题一览表
      • 历届中国福音大会
      • 历届福音大会报道专辑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8
    • 新生命热线
      • 新生命热线公开课
      • 圣经辅导与心理学错谬
      • 教养儿女
      • 抑郁-轻生-成瘾辅导
      • 婚姻家庭专栏
      • 其他问题解答
    • 基要福音派联盟
      • 针对巴黎奥运会亵渎基督开幕式的公开信(中英文版)
      • 抗议书已经提交!仍可继续签署抗议拜登签署“2024年跨性别者可见日公告”
      • 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针对各种议题的神学立场
      • 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FEMA)立场告白系列视频
    • 传道人培训
      • 网上报名:北美传道人退修研讨会(6月9–12日)
      • 北美传道人退修研讨会将于6月9–12日在芝加哥举办
      • 主日信息:公众敬拜的属灵塑造(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公众敬拜对属灵生命的祝福(含视/音频)
      • 作基督耶稣的精兵(含音频)
      • 主日信息:精兵、工人与器皿(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弟兄和睦同居的善与美(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主工人与圣别(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从教会的建造看服事的传承(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教会的建造(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信仰传承的目标与实践(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你我的公众敬拜(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分辨两类错谬教导及三类课程(下/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神使我稳行在高处(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分辨两类错谬教导及三类课程(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信仰与世俗法律的冲突:关于教育权/财产权(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我们因信如此说话(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我们有这宝贝在瓦器里(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信仰与世俗法律的冲突(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作不丧胆的传道人(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传道人要有基督的馨香之气(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2024年传道人培训直播完毕,将陆续重播!
      • 传道人培训2023 视频回放
      • 2023传道人培训会 Zoom会议室链接
      • 2023年传道人培训将于5月15–18日举办
      • 2021传道人培训5月3–7日(周一至周五) 直播链接
      • 注重培养末世意识(传道人培训2021信息)
      • “免得我使你在他们面前惊惶”(传道人培训2019信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8
      • “传道人培训2016”简讯
      • 你们当为自己和全群谨慎(传道人培训2016信息)
      • 2016 传道人培训 (香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6”简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6”于7月11–14日在多伦多举办
      • “传道人培训2015”简介
      • 回归圣经 活出圣洁
      • “传道人培训2013”完满结束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13
      • 讲员信息大纲(传道人培训2012”)
      • 2012传道人培训诗歌下载
      • 会众问题解答(传道人培训2012”)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12
      • 扎根建造——记香港“传道人培训2010”
      • “传道人培训2010”DVD制作完成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09–2010
      • 悔改:属灵品格建造的第一步
      • 第10届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简报(2010多伦多)
    • English
      • CCLiFe Participating staff
      • The Ministry of Chinese Christian Life Fellowship, Inc.
      • Statement of Faith
      • Support Us
      • Current Prayer Request
      • Christian Life Quarterly Digest
      • CHINA’S EPAPHRAS
    • 搜索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生命季刊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揭露文化的谎言——跨性别 性 教会(含音频)

    by 路瑟博士著/红梅译
    2025年8月17日
    0
    Post Views: 22,748

    —— 性别反叛的根源是无神论!对未成年人施变性手术是虐待儿童

    (上帝造我纯洁,不要污染我!)

     

    揭露文化的谎言

    ——跨性别·性·教会

     

    文  路瑟博士  | 译 红梅

    《生命季刊》第96期

     

    编者按:本文是路瑟博士(Erwin Lutzer )所著The Church In Babylon:Heeding the Call to Be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Moody Pub­lish­ers 2018) 一书的第六章的中文翻译。路瑟博士是芝加哥慕迪教会的主任牧师,著有30多本著作,也是一位国际知名讲员,他的信息长年在慕迪广播电台等数家基督教电台播放,也是“中国福音大会”2013及2017的大会讲员。本文已经获得慕迪出版社授权,允准我们翻译并发表。

     

    路瑟博士早在“中国福音大会2013”便传讲了“在神审判之下的国家中悔改”的大堂信息,请看视频:

    https://www.cclife.org/View/Article/4872

     

    本文音频为韩凯弟兄朗读:

     

     

    “但愿我的头为水,我的眼为泪的泉源,我好为我百姓中被杀的人昼夜哭泣。”(耶利米书9:1)

     

    我们一起为这个在“性”的问题上迷失的国家哭泣吧!我们一起祷告,求神赐下敏锐和理智、赐下帮助和医治!乔治·奥威尔曾说:“在谎言充斥天下的时代,讲真话就是革命行动。”让我们一起向这个世代讲真话吧!

     

    但是如果我们不小心,在讨论同性恋和跨性别话题时,我们这些从未有过此类欲望或天生倾向的人就很容易产生自以为义的感觉;我们会很容易地把那些为性别焦虑症(即不认同自己与生俱来的生理性别而认同异性性别)所苦恼的人称为“那些人”,而忘记了我们其实都是堕落人类的成员,应该谦卑地感谢上帝给予的怜悯。

     

    我写这一章不是为了批评指责,而是满怀悲伤。性别焦虑症对你来说可能只是个理论问题, 直到有一天你儿子跟你说他想变成女孩,或者你女儿说她是囚禁在女孩体内的男孩。这些情形的发生率比我们想像的要多,而且也发生在基督徒家庭。

     

    在这个绝望的世界中,我们的众教会应该是一座座热情友善的希望灯塔。我们应该以同情之心看待那些正在努力改善自己、尽力克服空虚、痛苦和孤独感的人们。他们和我们所有人一样,正在寻求自己生命的意义以及某种类似内心平安的东西,而且他们确实竭尽全力。

     

    有的牧师认为跨性别者和同性恋者仅存在于教堂之外,不在教堂四壁之内,所以不肯谈论这些话题。但我认为,如果我们宣称福音是给所有人、关乎全部人生的,那么对于这些在我们周围涌动的文化潮流,我们要有话说。如果有人跟我们说他们在因不同形式的性表达而苦恼,我们就来与他们同行吧。

     

    安全场所

     

    就在前几天,一位焦虑不堪的祖母告诉我,她十三岁的孙女放学回家,问:“跨性别者想使用他们认同的性别的卫生间,我们为什么不允许啊?两个男人彼此相爱想结婚,又有什么不对?”

     

    这些是我们在家里和教会里应该回答的问题。我们的年轻人(和成年人)需要的, 是一个可以放开地、无拘束地讨论与性有关的话题而不受指责的安全场所。孩子成长与走向成熟的历程往往充满困惑迷惘,父母应按上帝之道给他们指教。

     

    做为基督徒,我们必须愿意置身于文化中间, 怀着同情心,倾听,而不是谴责。如果父母只会引用《圣经》经文,而不想理解、细听孩子的倾诉,那就只会强化孩子的内疚感和羞耻感。这可能将他们推得更远,甚至可能产生隔阂,使他们与父母、教会和上帝疏离。人都希望有人倾听。

     

    接纳一个人,与赞同其行为或态度,是两回事。每个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的,都值得尊重;但并非每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应该得到我们的认可。先知以赛亚说:“耶和华说:你们来! 我们彼此辩论。”(赛1:18)。

     

    本章的目的是要唤醒所有人看清性革命所造成的破坏。本章更重要的一个目的,是为教会,为家中有被跨性别和同性恋观念轰炸、洗脑的青少年的父母和家人,提供一些指导。若能引发对于这些话题的讨论和进一步研究,本章就没有白写。

     

    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

     

    我第一次认识到跨性别现象的存在是在大约三十多年前。我的教会里的一名妇女告诉我, 她有一天意外提前下班,到家时发现丈夫身着女装, “在地下室跳来跳去。” 后来她发现了一整箱女装,包括内衣。这个男人本以为妻子不在家,就和惯常一样进行着熟悉的活动,结果被发现了。

     

    丈夫不肯来接受咨询或讨论性别认同。那位妇女后来告诉我,他们最终离婚了。在那个年代,她丈夫那样的人被称为“异装癖”,但是今天,他们可以做改变身体的手术, 希望通过这种极端手段,使自己的身体与内心相匹配。

     

    我遇到的跨性别事情不止这一次,不过那次经历使我认识到:当性别不再是由创造者赋予而是由个人决定的时候,冲突就会在家庭中产生。现代男人说:“如果我认为或觉得我是女人,那我就是女人。”现代女人说:“如果我认为或觉得我是男人,那我就是男人。”

     

    当今的世代,许多人以反抗的姿态说:“上帝没定我是谁;我自己定我是谁。”

     

    真的吗?

    上帝的话与人的智慧

     

    让我们从头说起。“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祂的形象造男造女。”(创世记1:26-27)

     

    上帝只创造了两个性别,二者在婚姻之爱中互补,因而家庭出现,繁衍众生,遍满世界。男人永远有男性染色体,女人永远有女性染色体;人体内的每个细胞,都或编码为男性,或编码为女性。任何人无论其性取向如何,都既有母亲也有父亲,否则他或她就不可能存在。

     

    那么,性别反叛到底是什么?简言之,就是试图模糊性别差异,说性别不是根据身体解剖结构定义的,而是根据个人的感觉或想法定义的。虽然性别反叛的根源是无神论,但如今它已通过诸如女权主义运动(其目标是“改造或消除传统的性别角色”)等举措被推向社会的前沿(参1)。这种“改造”性别的企图正在摧毁家庭和年轻一代,并影响着我们所有人。这确实是个哀哭的时代。

     

    从孩子开始……

     

    2015年我读到了《时代》杂志的一篇文章,题为《认识新一代的性别创新儿童》,就觉得自己必须就这个话题做更多研究并且发表观点。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个为六至十二岁的非常规性别儿童开设的营会。这里有喜欢穿女孩服装的生理上为男性的男孩。这些男孩不知道自己将来到底会成为什么性别 — 可能是跨性别,或顺应生理性别,或性别不固定。他们现在不清楚,所以营地想为“非常规性别儿童”提供一个地方,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孤单。(参2)

     

    沃里克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社会学系的玛丽亚·多·马·佩雷拉(Maria do Mar Pereira)在英国进行了一项研究。塔拉·卡尔普·雷斯勒 (Tara Culp-Ressler) 在ThinkProgress. org的一篇文章中这样总结了这项研究:“研究者对14岁儿童的互动情况进行了三个月的观察,发现在遵守刻板严格的性别角色的社会中养育孩子,对‘男性’和‘女性’持有固定的观念,实际上有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参3)

     

    佩雷拉说:“约束性的规范 .…..对男女儿童都有害。.…..男性必须统治女性 .…..所以男孩们总是感到焦虑和压力,觉得必须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的方法就是打架、喝酒、性骚扰、拒绝寻求帮助以及压抑自己的情绪。”女孩则“觉得必须贬低自己的能力,掩饰自己的聪明,不抗议骚扰,并退出可能看起来‘不女性化’的业余爱好、体育运动和活动。” (参4)

     

    《芝加哥杂志》于2015年6月发表了一篇题为《变革推动者》的文章,介绍了一位帮助客户改变性别的医生。这些客户的年龄从十八岁到四岁不等。罗布·加洛法洛(Rob Garo­fa­lo)说,他用药物中止孩子们的自然成熟过程,使他们的性别转换容易些,从而“帮助他们成为真正的自己”。(参5)他的诊所还配备了三名心理治疗师,帮助孩子们克服焦虑和抑郁。

     

    除了情感问题之外,还有身体问题。加洛法洛把一份三页长的同意书交给一名15岁的患者和他的母亲,征求他们同意让医生给该男孩用雌激素,并且告诉他们说:“目前还没有很多研究,证明雌激素对年轻人的长期影响有哪些 .….. 还有很多未知数。”(参6) 虽然尚有“很多未知”,但这位医生和许多人一样,还是愿意毁伤孩子们的身体,帮助他们成为所谓的“真正的自己”。

     

    激进主义分子克里斯汀·米洛伊(Christin Mil­loy)是加拿大第一位竞选省级官员职位的跨性别人士,她在《别让医生毁了你的新生儿》一文中主张:医生不应该说你的新生婴儿是男是女,因为:

     

    “性别指定,使婴儿生命本有的无限潜能,在一瞬间就被残酷地化减为一系列具体的期待和成见,此后任何与这些期待成见相背离的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或者是出于偏见而有意施加惩罚,或者是出于无知而无意中施罚。医生(及其背后的权力结构)是对无助的婴儿施加这些限制的关键人物,他们未经婴儿同意,也未经你—— 孩子父母——的知情同意。”(参7)

     

    注意:这些人说这些话时都是很认真的。

     

    害怕性别误称

     

    我们的青少年离开教会进入大学时,可能会遇到以下情景。

     

    2016年12月31日,我收到一份美联社的新闻摘要,说堪萨斯大学给学生提供了性别代词徽章,以便学生向所有人表明自己的性别认同,并且让跨性别学生感到宾至如归。大学图书馆有一张标语写道:“性别本身是可变的,取决于个人.…..人人都有权选择用什么代词指称自己。我们建议您不要预先设定他人的性别,而要向对方询问。代词很重要!”标语还说:“对一个人的性别误称可能会造成持久的不良影响。使用人称代词不当会伤害他人,对人无礼,且否认他人的身份认同。”(参8)

     

    支持跨性别的攻势越来越猛。精神科医生肯尼斯·扎克(Ken­neth Zuck­er)数十年来一直是多伦多成瘾和心理健康中心的“少年儿童与家庭性别认同诊所”的领导者。他提出医生应用谨慎的态度对待儿童的性认同,因为儿童在这方面的感受一般不会持续到成年期。他建议心理治疗师进行探索,尝试帮助孩子安心无虑地接受出生性别。激进主义分子猛烈抨击他,致使该中心宣布要关闭其性别认同诊所。这意味着扎克失业了。该诊所还为未能“跟上最新思想”而道歉。(参9)

     

    扎克的被解雇使治疗师们感到心寒,也担心自己的工作不保。西悉尼大学儿科医学教授约翰·怀特霍尔(John White­hall)写道:“我的同行十分不愿表达自己的见解,这种情形是我五十年来首次见到。”他说他对28位医学专业人员进行了意见调查,发现他们都认为急于改造儿童身体的风气很荒唐,但他们都不想公开表达这一观点。(参10)

     

    在一次倡导跨性别主义的会议上,与会代表极力主张:如果你指称某人时不肯使用其“更喜欢的”那个性别名称,你就应该被解雇。一位护士在犹豫之后终于更改了指称一位孕妇时所用的性别代词, 因而受到赞赏。护士没有称孕妇为“她”,而是说:“他的子宫颈和血液检查表现正常。”该患者非常高兴,说护士终于“明白了”。(参11)据说我们也都应该“明白起来”。

     

    目前,绝大多数的州允许个人(在某些条件下)通过更改其出生证来反映性别变更,重写自己的历史。(参12)尚未允许这一做法的那几个州有可能被指控为“仇视”、“不宽容”。

     

    真是不可思议。

     

    了解实情

     

    在《 新亚特兰蒂斯杂志》(The New Atlantis)2016年秋季发表的一篇关于性与性别的报告中,劳伦斯·梅耶(Lawrence S. May­er)和保罗·麦克休(Paul R. McHugh)分析总结了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发现。让我先来说一下他们的资格,再来告诉你他们的分析结果。劳伦斯·迈耶是医学士、外科硕士、博士,是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的驻校学者,也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统计学和生物统计学教授。

     

    保罗·麦克休是医学博士,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教授,担任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的精神科首席医生达25年之久。他撰写了六部著作,发表了一百多篇经同行评审的文章,被认为是一名世界一流的精神科医生。

     

    这两个人撰写的经同行评审的科学和研究论文,加起来多达500篇。他们分析了多个科学领域的研究结果,包括流行病学、遗传学、内分泌学、精神病学、神经科学、胚胎学、儿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实证研究。

     

    以下仅列举几项他们的研究发现。面对这些发现,人们应该静下来思考一下,不要急于参与跨性别话题的争闹。

    · 跨性别人群遭遇各种精神健康问题的风险较高。

    · 与普通人群相比,成年人在接受变性手术后仍然面临更高的心理健康风险。一项研究发现,变性者尝试自杀的概率比对照组大约高五倍,而死于自杀的可能性大约高十九倍。

    · 在有跨性别认同感的儿童中,只有少数人在进入青春期或成年期后仍然会有这种感受。(假如你的孩子认为自己是跨性别,那么这项研究发现肯定使你欣慰。)

    · 至于用干预手段推迟青春期的到来,其疗效几乎没有科学证据的支持 …… 没有证据表明,对于所有表现出非典型性别思想或行为的儿童,都应该鼓励他们成为变性者。(参13)

     

    请记住,变性手术永远不会改变任何人的性别。小儿内分泌科医生昆汀·范米特(Quentin Van Meter)写道:“改变患者性别是永远不可能的。决不可能。人体内的每个细胞都或编码为男性,或编码为女性。”(参14)正因为如此,麦克休把对未成年人施行的变性手术称为“虐待儿童”。

     

    活得真实?

     

    跨性别者说他们的肉体与他们的内心现实不符。跨性别运动认为,只有改变外部的“假像”外观,使之匹配人内在的“真实”状态,才能从这种烦躁不安中解脱出来。布鲁斯·詹纳(Bruce Jen­ner)这样谈论自己的情形:

     

    “布鲁斯·詹纳……‘一直在说谎’。凯特琳·詹娜(Cait­lyn Jen­ner)……‘没有任何谎言。’ …… 凯特琳·詹纳有可能使一切成为该有的样子。”(参15)

     

    如果有人说他们必须根据自己的感受或取向而生活,而不是根据生理解剖结构而生活,那么你怎么回答呢?毕竟,他们说自己只想活得“真实”。人难道不应该始终“忠实于自己感受到的自我”吗?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传奇教练约翰·伍德恩(John Wood­en)曾说:“忠实于自己并不能使我们成为真实的人。查尔斯·曼森(Charles Man­son)(已故)忠实于自己,因此他正在监狱中度过余生,罪有应得。归根结底,只有忠实于我们的造物主才会使我们成为最真实的人。”(参16)

     

    变性手术并不处理性别跨越背后的基本心理问题,麦克休将该问题界定为精神疾病。有一篇文章概述了麦克休的著作《脑海中的群山:对社会与精神病学的反思》(The Mind Has Moun­tains:Reflec­tions on Soci­ety and Psy­chi­a­try)中陈述的一些发现和结论,指出他认为“通过外科手术改变一个人的生殖器官就等于认可一种心理障碍。” 他说:

     

    “我目睹了变性手术造成的许多创伤。…… 孩子们的男性身体被改变以适应女性角色,但后来当他们感受到自己男性的自然倾向在成长发育时,便长期处于苦恼和煎熬之中。…… 我们与疯狂合作,而不去努力研究、治愈并最终预防它,既浪费了科学和技术资源,也破坏了我们的专业信誉。”(参17)

     

    这种“疯狂”使我们想到身体完整性认同障碍。身体完整性认同障碍指:你认为你身体的某些部份虽是与生俱来的但却不属你,你只有摆脱它们,才能真实地生活。加拿大有一名男子一直觉得自己的手臂并不是他身体的一部分,于是他研究了如何截肢而不会流血致死。他切掉了一只健康的手臂,因为他认为这只手臂并不是他自己的一部分。据《国家邮报》(Nation­al Post)报道,他在身体改造网站Mod­Blog上说:“我的目标是去除这只手臂,不留下任何重建或重接的余地。我想找到一种我能自己操做的方法。”(参18)

     

    有些人希望耳朵失聪或眼睛失明,因为他们觉得这些身体部位不能真正代表他们的身份。他们自愿地想使自己致残,好成为“真实”的自己。一项研究表明,这种疾病,即身体完整性认同障碍,是一种“罕见、研究较少、高度隐秘的疾病,表现为患者脑海中的身体形象与实际身体之间不相匹配。”(参19)

     

    现在有些人声称自己是跨年龄的。例如,一名52岁的男子认定自己是六岁女孩。斯蒂芳妮·沃尔施特(Ste­fonknee Wolscht,以前叫保罗)说:“我不能否认我结过婚,有了孩子……但是我已经前行,回到童年了。”他因此离开了妻子和孩子,“真实地”过着六岁孩童的生活。他还说:“我有妈妈、爸爸……他们毫无问题地接受我是个小女孩。他们的子女和孙辈完全支持我。”“他给图画上色,‘做孩子做的活动,这叫游戏疗法’。”(参20)

     

    我们应该允许他在幼儿园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吗?他的家人是否应该给他买洋娃娃,使他能活得“真实”?他想按照他的“真实”身份生活,难道我们应该赞赏他吗?

     

    荒唐吗?

     

    当然荒唐,但是当理性和常识在我们的文化中不再具有任何分量的时候,荒诞不经的事情我们也无法反驳。社会告诉我们说:应该赞扬那些勇于“成为真正的自己”的人们;只要他们对自己真实,就不该受到任何评判。

     

    乔·卡特(Joe Carter)在“福音联盟”( The Gospel Coali­tion)网站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如果一个人的头脑因接受邪恶而被深深腐蚀,以至于纵容人截去健康的身体部位,那么这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有了障碍。如果把‘彻底毁掉肢体或器官是可以接受的’做为逻辑前提……该前提就会以各种各样的、令人担忧的方式被使用着。这种情形不会令人感到意外。”(参21)

     

    赞成厌食行为的人们认为神经性厌食症是个人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这些人的观点并不令我们感到诧异。一个人可以把自己饿到死亡的边缘,把身体弄成自己觉得该有的样子,以使“内在人”与“外在人”匹配。只要对自己真实,怎样都行。(参22)

     

    问题的症结

     

    《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杂志将其2017年1月专门针对性别革命的特刊称为“历史性的”。它倡导当前的文化观点,即我们需要一个关于性别流动性的激进主张,虽然该主张与自然法则和圣经人论都相抵触。

     

    安德鲁·沃克(Andrew Walk­er)和丹尼·伯克(Den­ny Burk)在发表于威瑟斯彭学会(With­er­spoon Insti­tute)《公共话语杂志》的文章中讨论了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了合理的质问:“为什么通过外科手术改变孩子的身体以匹配他的自我感知是可以接受的,而试图改变他的自我感知以匹配他的身体却被称为偏执?如果改变孩子性别认同的尝试是错误的(跨性别激进分子说性别认同是固定的,干预是有害的),那么对于未成年人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这么固定的东西加以改变,为什么却是道德上可以接受的呢?”(参23)

     

    我来提一些问题:一个长着健康手臂的人觉得那只手臂不属自己的身体,做手术把它切除了,那么这个人是身体有问题,还是精神有问题?如果一名五十二岁的男子认定自己是六岁女孩,他是身体有问题,还是精神有问题?患有厌食症并把自己饿死的女子,她是身体有问题,还是精神有问题?同样道理,如果有人称自己是跨性别,因此在考虑做不可逆的变性手术,那么我们必须帮助他们明白:他们身体没问题,而是精神有问题。当然灵性也有问题!

     

    不应允许中年男子像小女孩一样生活以使自己“真实”。认为自己手臂不属自己的人不应截肢。跨性别者不应该做不可逆的变性手术。因这类问题而苦苦挣扎的人们必须寻求帮助,以使自己的心理得到重整。即使那些从未对内在感受与外在肉体的关系做过调整的人,也必须求圣灵改造他们,并要努力过圣洁的生活,这一点对基督徒来说尤其必要。

     

    此外,我们必须告诉这一代人:独身生活可以得到上帝的特殊祝福。必须敦促人们不要凭感觉行事去做变性手术,也不能步入不圣洁的性关系。教会最有效地与他们沟通的方式,就是要欢迎他们,使他们觉得像到了家一样。(待续)

     

    延伸阅读:《自然造就的他:一个被当女孩养大的男孩》,作者:约翰·科拉品托 (“As Nature Made Him:The Boy Who Was Raised as a Girl”by John Colap­in­to)

     

    参考文献:

     1. Lawrence S. May­er, MB, MS, PhD and Paul R. McHugh, MD, “Sex­u­al­i­ty and Gen­der:Find­ings from the Bio­log­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New Atlantis:A Jour­nal of Tech­nol­o­gy & Soci­ety, Num­ber 50, Fall 2016, https://www.thenewatlantis.com/docLib/20160819_TNA50SexualityandGender.pdf, 87.

    2. Eliza Gray, “Meet the New Gen­er­a­tion of Gen­der-Cre­ative Kids,” Time, March 19, 2015, http://time.com/3743987/gendercreative-kids/.

    3. Tara Culp-Ressler, “Forc­ing Kids to Stick to Gen­der Roles Can Actu­al­ly Be Harm­ful to Their Health,” ThinkProgress, August 7, 2014, https://thinkprogress.org/forcing-kids-to-stick-to-gender-rolescan-

    actually-be-harmful-to-their-health-34aef42199f2#.aqjbvr2i8.

    4. “Girls feel they must ‘play dumb’ to please boys,” War­wick, August 5, 2014, http://www2.warwick.ac.uk/newsandevents/pressreleases/girls_feel_they/.

    5. Elly Fish­man, “The Change Agent,” Chica­go Pol­i­tics & City Life, May 18, 2015, http://www.chicagomag.com/Chicago-Magazine/June-2015/Doctor-Rob-Garofalo/.

    6. Ibid.

    7. Christin Scar­lett Mil­loy, “Don’t Let the Doc­tor Do This to Your New­born,” Slate, June 26, 2014, http://www.slate.com/blogs/outward/2014/06/26/infant_gender_assignment_unnecessary_and_potentially_harmful.html.

    8. “KU libraries’ gen­der pro­noun pins part of inclu­sion push,” Asso­ci­at­ed Press, Decem­ber 28, 2016, https://apnews.com/8a34880ee68f4f2ab23756e32a429196/Kansas-school’s‑libraries-offer-studentspronoun-pins.

    9. Jamie Dean, “Suf­fer the chil­dren,” World Mag­a­zine, April 15, 2017, https://world.wng.org/2017/03/suffer_the_children.

    10. Ibid.

    11. “Trans Con­fer­ence Cel­e­brates Get­ting Peo­ple Fired for Not Call­ing Men Women,” The Fed­er­al­ist, March 20, 2017, http://thefederalist.com/2017/03/20/trans-conference-celebratesgetting-peoplefired-not-calling-men-women/.

    12. Trans­gen­der Law Cen­ter, “State-by-State Overview:Chang­ing Gen­der Mark­ers on Birth Cer­tifi­cates,” PDF, https://transgenderlawcenter.org/resources/id/state-by-state-overviewchanging-gender-markers-on-birth-certificates.

    13. May­er and McHugh, “Sex­u­al­i­ty and Gen­der,” 7–9.

    14. Dean, “Suf­fer the chil­dren.”

    15. Buzz Bissinger, “Cait­lyn Jen­ner:The Full Sto­ry,” Van­i­ty Fair, June 25, 2015, https://www.vanityfair.com/hollywood/2015/06/caitlyn-jenner-bruce-cover-annie-leibovitz.

    16. John Wood­en, quot­ed in Bob Stouf­fer, Light of Dark­ness:Reclaim­ing the Light in Sports (Urban­dale, IA:Three Cir­cles Press, 2011), 97.

    17. Michael W. Chap­man, “Johns Hop­kins Psy­chi­a­trist:Sup­port of Trans­gen­derism and Sex-Change Surgery Is ‘Col­lab­o­rat­ing with Mad­ness,’” CNSNews.com, June 2, 2016, http://www.cnsnews.com/blog/michael-w-chapman/johns-hopkins-psychiatristsupport-transgenderism-and-sex-change-surgery.

    18. Sarah Boesveld, “Becom­ing dis­abled by choice, not chance:‘Trans­abled’ peo­ple feel like impos­tors in their ful­ly work­ing bod­ies,” Nation­al Post, June 3, 2015, http://nationalpost.com/news/canada/ becom­ing-dis­abled-by-choice-not-chance-trans­abled-peo­ple-feel­like-impos­tors-in-their-ful­ly-work­ing-bod­ies.

    19. Rianne M. Blom, Raoul C. Hen­nekam, and Dami­aan Denys, “Body Integri­ty Iden­ti­ty Dis­or­der,” PLoS ONE 7, no. 4 (2012),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326051/.

    20. Emi­ly James, “‘I’ve gone back to being a child’:Hus­band and father-of-sev­en, 52, leaves his wife and kids to live as a trans­gen­der SIX-YEAR-OLD girl named Ste­fonknee,” Dai­ly Mail, Decem­ber 11, 2015, http://www.dailymail.co.uk/femail/article-3356084/Ive-gone-child-Husband-father-seven-52-leaves-wife-kids-livetransgender-SIX-YEAR-OLD-girl-named-Stefonknee.html.

    21. Joe Carter, “The Dia­bol­ic Log­ic of Trans­ableism,” The Gospel Coali­tion, June 5, 2015, https://www.thegospelcoalition.org/article/the-diabolic-logic-of-transabelism/.

    22. Ibid.

    23. Andrew T. Walk­er and Den­ny Burk, “Nation­al Geographic’s ‘Gen­der Rev­o­lu­tion’:Bad Argu­ment and Biased Ide­ol­o­gy,” The With­er­spoon Insti­tute, Jan­u­ary 6, 2017, http://www.thepublicdiscourse.com/2017/01/18491/.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

    生命季刊主页

    路瑟博士著/红梅译

    路瑟博士著/红梅译

    Next Post

    生命见证:记念我的牧者任雅各牧师(含音频)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1997-2025 生命季刊版权所有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页
    • 刊物
      • 生命季刊期刊
      • 生命与信仰期刊
      • 生命季刊通讯
    • 影音
    • 生命文库
      • 基要真理证道集
      • 一个不信派的标本
      • 中国的以巴弗-卷一
      • 中国的以巴弗-卷二
      • 中国的以巴弗-卷三
      • 行过流泪谷
    • 福音大会
      • 福音大会2023视频回放/将持续更新
      • 主日信息:个人敬虔的塑造和传承(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主日信息:再次遇见主(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主日信息:回转归向上帝(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持守真道、传承信仰:福音大会2023报告(含视/音频)
      • 超过所求所想的祝福(含音频)
      • 福音大会2023的得着和感动(含音频)
      • 属灵的盛宴:2023福音大会(含音频)
      • 信仰传承:教义与生命的平衡(含视/音频/网络版以主日信息发)
      • 主日信息: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含视频/音频)
      • 愿你如鹰展翅上腾(含视频/音频/网络版以主日信息发)
      • 第一次参加福音大会的感动(含音频)
      • 耶和华是我的产业(含音频)
      • 盛宴与家常菜(含音频)
      • 愿你如鹰展翅上腾
      • 你爱主吗?福音大会悔改之夜的歌声
      • 福音之民:福音大会2023第二天白天报导
      • 祷告,复兴的开始——福音大会2023以祷告拉开序幕
      • 福音大会房间预订最后一天Final Call
      • 福音大会2023为何人举办?(视频)
      • 福音大会经典回顾:2017年感人短片及呼召(视频)
      • 福音大会经典回顾:王峙军牧师在2020福音大会上呼召(视频)
      • 福音大会:筵席已经预备好了
      • 福音大会2023青少年英文节目:Grace Conference
      • 中国福音大会2023节目程序表
      • 中国福音大会2023专题介绍
      • 中国福音大会2023专题一览表
      • 历届中国福音大会
      • 历届福音大会报道专辑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8
    • 新生命热线
      • 新生命热线公开课
      • 圣经辅导与心理学错谬
      • 教养儿女
      • 抑郁-轻生-成瘾辅导
      • 婚姻家庭专栏
      • 其他问题解答
    • 基要福音派联盟
      • 针对巴黎奥运会亵渎基督开幕式的公开信(中英文版)
      • 抗议书已经提交!仍可继续签署抗议拜登签署“2024年跨性别者可见日公告”
      • 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针对各种议题的神学立场
      • 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FEMA)立场告白系列视频
    • 传道人培训
      • 网上报名:北美传道人退修研讨会(6月9–12日)
      • 北美传道人退修研讨会将于6月9–12日在芝加哥举办
      • 主日信息:公众敬拜的属灵塑造(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公众敬拜对属灵生命的祝福(含视/音频)
      • 作基督耶稣的精兵(含音频)
      • 主日信息:精兵、工人与器皿(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弟兄和睦同居的善与美(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主工人与圣别(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从教会的建造看服事的传承(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教会的建造(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信仰传承的目标与实践(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你我的公众敬拜(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分辨两类错谬教导及三类课程(下/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神使我稳行在高处(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分辨两类错谬教导及三类课程(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信仰与世俗法律的冲突:关于教育权/财产权(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我们因信如此说话(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我们有这宝贝在瓦器里(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信仰与世俗法律的冲突(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作不丧胆的传道人(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传道人要有基督的馨香之气(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2024年传道人培训直播完毕,将陆续重播!
      • 传道人培训2023 视频回放
      • 2023传道人培训会 Zoom会议室链接
      • 2023年传道人培训将于5月15–18日举办
      • 2021传道人培训5月3–7日(周一至周五) 直播链接
      • 注重培养末世意识(传道人培训2021信息)
      • “免得我使你在他们面前惊惶”(传道人培训2019信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8
      • “传道人培训2016”简讯
      • 你们当为自己和全群谨慎(传道人培训2016信息)
      • 2016 传道人培训 (香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6”简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6”于7月11–14日在多伦多举办
      • “传道人培训2015”简介
      • 回归圣经 活出圣洁
      • “传道人培训2013”完满结束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13
      • 讲员信息大纲(传道人培训2012”)
      • 2012传道人培训诗歌下载
      • 会众问题解答(传道人培训2012”)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12
      • 扎根建造——记香港“传道人培训2010”
      • “传道人培训2010”DVD制作完成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09–2010
      • 悔改:属灵品格建造的第一步
      • 第10届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简报(2010多伦多)
    • English
      • CCLiFe Participating staff
      • The Ministry of Chinese Christian Life Fellowship, Inc.
      • Statement of Faith
      • Support Us
      • Current Prayer Request
      • Christian Life Quarterly Digest
      • CHINA’S EPAPHRAS
    • 搜索

    ©1997-2025 生命季刊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