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天路时与敬畏神的人为伴:你会更加渴慕神的话语,更喜悦祷告敬拜赞美神,更喜悦过圣洁生活
今日灵修:
切记,要与敬畏神的人为伴!
——诗篇119篇灵修系列之四十四
文/王峙军
生命季刊专稿
音频为作者本人信息;之后为黄滨姊妹小提琴/孙锺玲姊妹钢琴圣乐献诗“耶稣恩友”:
今日经文:“凡敬畏你,守你训词的人,我都与他作伴。耶和华啊,你的慈爱遍满大地。求你将你的律例教训我。”(诗篇119:63–64)
在今天的经文中,诗人谈到一项宝贵的属灵原则,就是与敬畏神、守神训词的人为伴。
这也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基督徒的信仰经历。
原文中,“(作)伴”(חָבֵ֣ר)这个字(名词),是在第63节的起首,是作者所强调的。这个字也可以译作“同伴”或“朋友”。
作者把此字置于句首,意思是,在生活中拥有同伴或朋友非常重要。
他的同伴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属灵品质呢?就是要敬畏神,守神的训词。
在这节经文中,“守你的训词”,是对“敬畏你”的进一步解释。
敬畏神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在遵守神的命令上。在作者看来,敬畏神,是信仰观念和信仰实践的完美结合。
在诗篇119篇中,敬畏神是诗人所强调的一个重点。他之所以喜悦与敬畏神的人为同伴,因为他认同自己是敬畏神的人,他曾对神说,“你向敬畏你的人所应许的话,求你向仆人坚定。”(第38节)
对神有敬畏之心的人,见到其他敬畏神的人,就感到喜悦,因他们有共同的特点:都仰望神的应许(参74节)。
在诗人愿意与敬畏神的人作伴的同时,他也提醒自己远离恶人和恶事(参115节)。诗人知道,敬畏神的人,守神的训词,得神的喜悦;而作恶的人,因不守受神的律例,则会被神弃绝(参118节)。
第64节上半节,是诗人的一个宣告,他宣告了这样一个事实:“耶和华啊,你的慈爱遍满大地。”
神的“慈爱”(חֶסֶד),是诗人信心与敬畏之心的根据。
在宣告了一个事实之后,诗人祷告说,“求你将你的律例教训我。”
惟有神将祂的律例放在诗人心里,才能确保他对神心存敬畏,同时也有了选择天路良伴的标准。
亲爱的弟兄姊妹,生活经历也许已经告诉我们,拥有朋友和同伴,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但我们可能没有像诗人那样,清楚地意识到“与敬畏神的人为伴”的重要性。
你可能会问,我如何知道他是敬畏神的人呢?
这要看他与神的关系及对神的态度。他渴慕神的话,他爱祷告,他持守真道,遵行神的命令,他追求过圣洁生活,像逃避瘟疫一样逃避邪恶的事情,他以神所喜悦的品格、性情,在生活中为基督作见证。总之,“敬畏耶和华,在乎恨恶邪恶”(箴言8:13)。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敬畏神的人,必须以圣经为标准,而不是以自己情感的好恶,或与自己关系亲疏程度来判断。
与敬畏神的人为伴,你就会受好的影响,越来越敬畏神。与那些不敬畏神的人为伴,你会越来越远离神,并且陷入恶人的网罗。
与敬畏神的人为伴,你会更加敬畏与渴慕神的话语(就是圣经),更加喜悦祷告,喜悦敬拜赞美神,喜悦过圣洁生活,喜悦服事主和主的教会,喜悦在属灵的团契中,与弟兄姊妹一起追求生命的长进。
与不敬畏神的人为伴,你会疏于读经甚至厌恶读经,你会以祷告为重担;你会越来越缺乏属灵的判断力,会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你会对罪恶越来越缺乏抵抗力,落入罪恶的泥淖而不自知,甚至知道犯了罪也不愿悔改。
与敬畏神的人为伴,就“必明白仁义、公平、正直,一切的善道”(箴言2:9)。与不敬畏神的人为伴,就会“舍弃正直的路,行走黑暗的道”(箴言2:13)。
在天路上有敬畏神的人为伴,是一件蒙福的事情。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若你看见自己周围有敬畏神,遵守神命令的人,请以他/她为你天路上的良伴吧!
祷告:亲爱的主,谢谢你叫我们明白当以敬畏神的人为伴的道理。求你也帮助我们践行这个真理,与敬畏你,遵行你道的人为友,一同行走天路。愿荣耀归于神!奉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王峙军 牧师,生命季刊主编,“中国基督徒生命团契”总干事;“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顾问牧师。
请阅读119篇系列灵修:
10.我将你的话藏在心里
11.在崇高的颂赞中谦卑受教
12.你是否传扬全备的真理?
16.愿我们都有“仆人意识”!
22.以思想神的话语为甘甜
23.你的喜乐从何而来?
24.当你的性命归于尘土时……
27.一个忧伤痛悔的灵魂
28.弃绝奸诈,选择忠信
29.当如何走出灵性的低谷
32.你向神求“悟性”了吗?
34.你所怕的羞辱是什么?
35.你渴望如此祷告吗?
36.叫真理的话不离开我们的口
37.因活在真理中而得着自由
43.陷入困境,我们该如何行?
请点击参加祷告👇:
守望祷告时间:
北京时间
周一至周五:
早上六点开始,晚上10点结束
每天祷告16个小时
周六:早上6点-上午10点
美国中部时间
主日至周四:
每天晚4点开始,次日清晨8点结束
周五:晚4点至8点
请转发守望祷告Zoom链接👇:
https://us02web.zoom.us/j/84769255004?pwd=OStVZU5BWSt4dXVHb2ZLMFFQbGxqQT09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