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生命季刊
  • 生命与信仰
  • 生命季刊通讯
  • 新生命热线
  • 生命见证
  • 影音
  • 生命神学院
  • 福音大会
  • 主日信息
  • 敬拜诗歌
  • 传道人培训/退修会
  • 基要福音派联盟
  • 为生命季刊奉献
  • Zoom守望祷告室
  •  
    关于我们
    支持我们
    • 主页
    • 刊物
      • 生命季刊期刊
      • 生命与信仰期刊
      • 生命季刊通讯
    • 影音
    • 生命文库
      • 基要真理证道集
      • 一个不信派的标本
      • 中国的以巴弗-卷一
      • 中国的以巴弗-卷二
      • 中国的以巴弗-卷三
      • 行过流泪谷
    • 福音大会
      • 福音大会2023视频回放/将持续更新
      • 主日信息:个人敬虔的塑造和传承(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主日信息:再次遇见主(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主日信息:回转归向上帝(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持守真道、传承信仰:福音大会2023报告(含视/音频)
      • 超过所求所想的祝福(含音频)
      • 福音大会2023的得着和感动(含音频)
      • 属灵的盛宴:2023福音大会(含音频)
      • 信仰传承:教义与生命的平衡(含视/音频/网络版以主日信息发)
      • 主日信息: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含视频/音频)
      • 愿你如鹰展翅上腾(含视频/音频/网络版以主日信息发)
      • 第一次参加福音大会的感动(含音频)
      • 耶和华是我的产业(含音频)
      • 盛宴与家常菜(含音频)
      • 愿你如鹰展翅上腾
      • 你爱主吗?福音大会悔改之夜的歌声
      • 福音之民:福音大会2023第二天白天报导
      • 祷告,复兴的开始——福音大会2023以祷告拉开序幕
      • 福音大会房间预订最后一天Final Call
      • 福音大会2023为何人举办?(视频)
      • 福音大会经典回顾:2017年感人短片及呼召(视频)
      • 福音大会经典回顾:王峙军牧师在2020福音大会上呼召(视频)
      • 福音大会:筵席已经预备好了
      • 福音大会2023青少年英文节目:Grace Conference
      • 中国福音大会2023节目程序表
      • 中国福音大会2023专题介绍
      • 中国福音大会2023专题一览表
      • 历届中国福音大会
      • 历届福音大会报道专辑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8
    • 新生命热线
      • 新生命热线公开课
      • 圣经辅导与心理学错谬
      • 教养儿女
      • 抑郁-轻生-成瘾辅导
      • 婚姻家庭专栏
      • 其他问题解答
    • 基要福音派联盟
      • 针对巴黎奥运会亵渎基督开幕式的公开信(中英文版)
      • 抗议书已经提交!仍可继续签署抗议拜登签署“2024年跨性别者可见日公告”
      • 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针对各种议题的神学立场
      • 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FEMA)立场告白系列视频
    • 传道人培训
      • 网上报名:北美传道人退修研讨会(6月9–12日)
      • 北美传道人退修研讨会将于6月9–12日在芝加哥举办
      • 主日信息:公众敬拜的属灵塑造(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公众敬拜对属灵生命的祝福(含视/音频)
      • 作基督耶稣的精兵(含音频)
      • 主日信息:精兵、工人与器皿(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弟兄和睦同居的善与美(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主工人与圣别(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从教会的建造看服事的传承(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教会的建造(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信仰传承的目标与实践(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你我的公众敬拜(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分辨两类错谬教导及三类课程(下/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神使我稳行在高处(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分辨两类错谬教导及三类课程(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信仰与世俗法律的冲突:关于教育权/财产权(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我们因信如此说话(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我们有这宝贝在瓦器里(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信仰与世俗法律的冲突(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作不丧胆的传道人(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传道人要有基督的馨香之气(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2024年传道人培训直播完毕,将陆续重播!
      • 传道人培训2023 视频回放
      • 2023传道人培训会 Zoom会议室链接
      • 2023年传道人培训将于5月15–18日举办
      • 2021传道人培训5月3–7日(周一至周五) 直播链接
      • 注重培养末世意识(传道人培训2021信息)
      • “免得我使你在他们面前惊惶”(传道人培训2019信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8
      • “传道人培训2016”简讯
      • 你们当为自己和全群谨慎(传道人培训2016信息)
      • 2016 传道人培训 (香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6”简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6”于7月11–14日在多伦多举办
      • “传道人培训2015”简介
      • 回归圣经 活出圣洁
      • “传道人培训2013”完满结束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13
      • 讲员信息大纲(传道人培训2012”)
      • 2012传道人培训诗歌下载
      • 会众问题解答(传道人培训2012”)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12
      • 扎根建造——记香港“传道人培训2010”
      • “传道人培训2010”DVD制作完成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09–2010
      • 悔改:属灵品格建造的第一步
      • 第10届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简报(2010多伦多)
    • English
      • CCLiFe Participating staff
      • The Ministry of Chinese Christian Life Fellowship, Inc.
      • Statement of Faith
      • Support Us
      • Current Prayer Request
      • Christian Life Quarterly Digest
      • CHINA’S EPAPHRAS
    • 搜索
    • Login
    • 主页
    • 刊物
      • 生命季刊期刊
      • 生命与信仰期刊
      • 生命季刊通讯
    • 影音
    • 生命文库
      • 基要真理证道集
      • 一个不信派的标本
      • 中国的以巴弗-卷一
      • 中国的以巴弗-卷二
      • 中国的以巴弗-卷三
      • 行过流泪谷
    • 福音大会
      • 福音大会2023视频回放/将持续更新
      • 主日信息:个人敬虔的塑造和传承(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主日信息:再次遇见主(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主日信息:回转归向上帝(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持守真道、传承信仰:福音大会2023报告(含视/音频)
      • 超过所求所想的祝福(含音频)
      • 福音大会2023的得着和感动(含音频)
      • 属灵的盛宴:2023福音大会(含音频)
      • 信仰传承:教义与生命的平衡(含视/音频/网络版以主日信息发)
      • 主日信息: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含视频/音频)
      • 愿你如鹰展翅上腾(含视频/音频/网络版以主日信息发)
      • 第一次参加福音大会的感动(含音频)
      • 耶和华是我的产业(含音频)
      • 盛宴与家常菜(含音频)
      • 愿你如鹰展翅上腾
      • 你爱主吗?福音大会悔改之夜的歌声
      • 福音之民:福音大会2023第二天白天报导
      • 祷告,复兴的开始——福音大会2023以祷告拉开序幕
      • 福音大会房间预订最后一天Final Call
      • 福音大会2023为何人举办?(视频)
      • 福音大会经典回顾:2017年感人短片及呼召(视频)
      • 福音大会经典回顾:王峙军牧师在2020福音大会上呼召(视频)
      • 福音大会:筵席已经预备好了
      • 福音大会2023青少年英文节目:Grace Conference
      • 中国福音大会2023节目程序表
      • 中国福音大会2023专题介绍
      • 中国福音大会2023专题一览表
      • 历届中国福音大会
      • 历届福音大会报道专辑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8
    • 新生命热线
      • 新生命热线公开课
      • 圣经辅导与心理学错谬
      • 教养儿女
      • 抑郁-轻生-成瘾辅导
      • 婚姻家庭专栏
      • 其他问题解答
    • 基要福音派联盟
      • 针对巴黎奥运会亵渎基督开幕式的公开信(中英文版)
      • 抗议书已经提交!仍可继续签署抗议拜登签署“2024年跨性别者可见日公告”
      • 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针对各种议题的神学立场
      • 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FEMA)立场告白系列视频
    • 传道人培训
      • 网上报名:北美传道人退修研讨会(6月9–12日)
      • 北美传道人退修研讨会将于6月9–12日在芝加哥举办
      • 主日信息:公众敬拜的属灵塑造(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公众敬拜对属灵生命的祝福(含视/音频)
      • 作基督耶稣的精兵(含音频)
      • 主日信息:精兵、工人与器皿(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弟兄和睦同居的善与美(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主工人与圣别(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从教会的建造看服事的传承(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教会的建造(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信仰传承的目标与实践(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你我的公众敬拜(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分辨两类错谬教导及三类课程(下/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神使我稳行在高处(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分辨两类错谬教导及三类课程(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信仰与世俗法律的冲突:关于教育权/财产权(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我们因信如此说话(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我们有这宝贝在瓦器里(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信仰与世俗法律的冲突(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作不丧胆的传道人(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传道人要有基督的馨香之气(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2024年传道人培训直播完毕,将陆续重播!
      • 传道人培训2023 视频回放
      • 2023传道人培训会 Zoom会议室链接
      • 2023年传道人培训将于5月15–18日举办
      • 2021传道人培训5月3–7日(周一至周五) 直播链接
      • 注重培养末世意识(传道人培训2021信息)
      • “免得我使你在他们面前惊惶”(传道人培训2019信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8
      • “传道人培训2016”简讯
      • 你们当为自己和全群谨慎(传道人培训2016信息)
      • 2016 传道人培训 (香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6”简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6”于7月11–14日在多伦多举办
      • “传道人培训2015”简介
      • 回归圣经 活出圣洁
      • “传道人培训2013”完满结束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13
      • 讲员信息大纲(传道人培训2012”)
      • 2012传道人培训诗歌下载
      • 会众问题解答(传道人培训2012”)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12
      • 扎根建造——记香港“传道人培训2010”
      • “传道人培训2010”DVD制作完成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09–2010
      • 悔改:属灵品格建造的第一步
      • 第10届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简报(2010多伦多)
    • English
      • CCLiFe Participating staff
      • The Ministry of Chinese Christian Life Fellowship, Inc.
      • Statement of Faith
      • Support Us
      • Current Prayer Request
      • Christian Life Quarterly Digest
      • CHINA’S EPAPHRAS
    • 搜索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生命季刊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从圣经看“教育”(10)

    by Faith
    2022年7月20日
    0
    Post Views: 2,112

    第10课

    从圣经看“教育”

    看视频

    听音频

    华人家长都很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基督徒重视,非基督徒也重视。那么,基督徒和不信耶稣的人在这一点上有什么不同?

    我们今天从三个方面——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反思基督徒应该如何从圣经世界观看待教育。

    教育模式

    我们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教育下一代,这是谁的责任?

    旧约时代

    “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申命记6:4–9)

    这段经文被很多人成为“基督教教育的大宪章”。这段经文的一个关键词“教训”是“教导”的意思,属于 “教育”的范畴。 教育的对象是“你的儿女”。实施教育的人显然是父母。教育的责任由父母承担。在家庭中,父母是儿女的信仰导师。

    也许有人会问,父母只能负责给孩子教导信仰,但是现在孩子要学习的科目太多了,不仅要学习圣经,还要学习数理化文史哲。圣经之外的人文学科,父母没有能力教导,所以,父母怎么承担子女教育的责任呢?

    我们稍后会解答这个问题。这里首先需要澄清两个概念。第一,基督徒普遍有一种误解,以为圣经与其他学科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干的科目。但事实上,基督教教育不是把圣经与其他学科割裂开来,而是把圣经世界观贯穿在所有学科之内。第二,人们谈到教育时普遍把圣经之外的学科当作教育的重点内容。但事实上,基督教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信仰的教育,其他学科的教育远比不上信仰教育的重要性。所以,父母掌握了子女教育的命脉。

    旧约时代的以色列社会,在公共领域,先知和祭司也承担教育者的角色。

    先知传讲上帝的律法,指责君王和百姓的过犯,阐明神的律法。我们从旧约先知书可以看到这一点。

    祭司也扮演教育者的角色。比如,祭司(同时也是文士)以斯拉向百姓开展律法教育(尼希米记第8章)。先知玛拉基书说:“祭司的嘴里当存知识,人也当由他口中寻求律法,因为他是万军之耶和华的使者。”(玛拉基书2:7)可见,祭司也承担教育者的角色。

    从教育的形式上看,除了口头传讲之外,“礼仪” 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以色列民通过献祭和守节等宗教礼仪接受教育。当百姓目睹献祭的过程,上帝圣洁的属性,人的悔罪,对救赎的盼望等敬虔的知识就强化在人们的心中。当百姓守逾越节等节期,他们就温习上帝的救赎历史。 礼仪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远比说教式的教育更有能力。在这一点上,专制国家的掌权者远比基督徒公民有更清醒的认识。所以,在中国的中小学通过升国旗、瞻仰烈士陵墓、集体观看阅兵,等仪式性的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以色列人被掳巴比伦之后,他们面临被巴比伦异族“同化”的危险。上帝通过先知耶利米提醒他们要作为一个“信仰共同体”延续血脉,并抵抗异族的同化(耶利米书29章4–9节)。

    然而,圣殿不复存在,以敬拜礼仪为中心的公共教育消失了。以色列人为了保留并延续信仰,在他们居住的城市成立了许多犹太会堂,每间会堂都设立了学校。 会堂学校成了一种公共教育的形式。

    但是,在这里我们需要说明,这里提到的公共教育和我们当今社会的公立学校不是同一个概念。当我们在这里看到“公共教育”的时候,不要把它和现今的公立学校对应起来。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性质。这里谈到的公共教育只是在上帝的圣约子民内部的公共教育。

    我们在这里,把上帝的圣约子民成为“信仰共同体”。信仰共同体的公共教育并不否定家庭内部父母教育子女的责任,只是弥补了许多父母教育能力的不足。信仰共同体的公共教育并不削弱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关系与信仰的和合一,反而增强了各个家庭的信仰共同体意识。因为信仰共同体是由家庭作为基本单位组成的。

    总而言之,旧约以色列民的教育模式包括,由父母承担的“家庭教育”和信仰共同体的公共教育。

    新约圣经

    新约时期,教育仍然是父母的责任,是家庭内部的事。

    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以弗所书6:1);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歌罗西书3:20)。 家庭内部,父母有权柄教育儿女,儿女有责任听从父母。父母应该将信仰传递给儿女。提摩太从外祖母和母亲那里传承了无伪的信心,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提摩太后书1:5)。

    主耶稣在大使命中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太福音28:18–20)”。

    这里的“教训”就有“教导,教育”的意思。所以,基督教教育是宣教使命的一部分,也是门徒训练的一部分,更是信仰传承的一部分。基督教教育是普世教会的责任。

    在教牧书信中,保罗多次敦促提摩太和提多在教会中教导神的话语(提摩太前书4:16, 6:2, 提摩太后书4:2, 提多书1:9)。事实上,教会中的主日证道、主日学、查经班和门徒训练等事工都挥发教育的功能。

    在提多书第2章3–5节,保罗说:“ 又劝老年妇人举止行动要恭敬,不说谗言,不给酒作奴仆,用善道教训人,好指教少年妇人爱丈夫,爱儿女,谨守,贞洁,料理家务,待人有恩,顺服自己的丈夫,免得神的道理被毁谤。(提多书2:3–5)”

    这段经文的应用范围不仅应用在家庭之内,也应用于教会整体。作为信仰共同体,教会里的老年姊妹应该教导年轻姊妹如何实践信仰,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老年弟兄与年轻弟兄之间。

    这里提及的教育内容是信仰生活的实践,培养下一代如何按照上帝的心意做好妻子或丈夫,如何做好母亲或父亲。基督教教育不只是传授神学知识,而是全人的塑造,不是职业技能的训练,而是生活素质的培养。

    根据圣约神学,家庭是圣约的单位。当父母信主得救,他们的整个家庭,包括他们未成年的孩子在内,都应该归属于教会。对于父母都信主的家庭来说,他们的孩子也应该跟随父母委身于同一个教会。这样,对下一代的教育就在家庭和教会同时开展。因此,信仰共同体的公共教育并不削弱两代人的关系,反而增强两代人的关系;并不拆分家庭,反而保护家庭。

    可见,在新约时期,基督徒对子女的教育模式同样是在家庭中父母承担责任,同时在教会这个信仰共同体内开展。督教教育即是基督徒家庭的事,也是教会的事。

    如果把这个模式与应用在现今时代,可以考虑地方教会开展教育事工,办教会学校,弥补家长无法教导孩子文化课的需要。如果一个地方的教会没有能力办学,不同的教会或者理念相同的基督徒家庭资源共享,建立纯正的基督教学校,服务不同教会的基督徒的家庭。这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法。

    但是,这种信仰共同体内部的公共性的教育并不能取代父母看顾孩子属灵需要的责任。信仰共同体的公共教育也不是要拆毁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反而促使两代人都达成一致的圣经世界观和价值观。父母不应该把教育的责任丢给教会或教会学校而如释重负,反而应该认真了解孩子从教会和教会学校接受的教育内容,在家里进一步跟进教育。

    在上帝设计的社会结构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如同细胞是身体的基本单位。从信仰的传承来说,信仰应该是从一代人传递给下一代人。如果不谈信仰,只是从社会的稳定发展来说,稳定的家庭结构的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上帝为人类制定了传统习俗需要一代人传递给下一代人。人类的生活经验和智慧从一代人传递给下一代人,人类的文明在传承的过程中得以发展。从圣经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代代相传的模式。

    今天,基督徒如同旧约时代被掳巴比伦的以色列人一样,生活在一个信奉异教的外邦文化。虽然今天社会的主流文化并不被称为某种宗教,但本质上支配主流文化的相对主义、自然主义、人本主义,进化论,等思想构成的一套意识形态是具有宗教性的,而且是反基督教的。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文化环境里,如何传承信仰?父母需要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并带领子女委身在信仰共同体——教会的里面,与基督徒家庭组成社群,彼此辅助,如同生活在外邦的以色列民一样,保留基督徒的信仰,在世界里分别为圣。

    美国基督教教育模式的瓦解

    17世纪,北美大陆的清教徒普遍受到加尔文神学的影响。约翰加尔文在圣约神学的框架里强调家庭是圣约单位,并把教会学校的校长和圣经老师是以弗所书4:11提到的“教师”这一职分的延伸。而17世纪从欧洲来到北美大陆的移民大部分是新教的基督徒。他们很自然组成了信仰共同体,包含很多地方的教会,与基督徒家庭的社区。家庭和信仰共同体同时开展基督教教育。

    1636年,约翰科顿牧师捐赠一半遗产建立了北美大陆上第一批私立的基督教学校。1647年,马萨堵塞通过了著名的《防止老骗子法》(Old Delud­er Law),在前言中说:“那古老欺骗人的撒旦主要的目的是拦阻人获得对圣经的认识。” 该法案推动各个城镇建立小学和中学,教儿童读书认字,学习圣经,并预备优秀学生进入大学。他们虽然也开设公共教育,但与现在的公立学校完全不同。他们开设的公共教育是基督徒信仰共同体奉行的纯正的基督教教育。北美早期的大学如哈佛、普林斯顿等学校也都是开展基督教教育。但今天,这些学校已经演变成了反基督教的大本营。总而言之,在17–18世纪,北美大陆早期的教育的模式遵行家庭与信仰共同体两个层面并重的原则。

    但是, 19世纪之后,美国的基督教教育模式逐渐瓦解,一直发展到今天的地步。

    美国公立学校之父霍瑞思·曼( Horace Mann , 1796–1859)致力于改造美国的教育体系。因为他崇尚集体主义和乌托邦理想。他说:“正如教会是给中世纪的人,公立学校必须成为给民主和理性的人。上帝将被公共利益的概念所取代。” 霍瑞思·曼想要建立一种用国家取代教会的新宗教。

    在霍瑞思·曼的推动下,1837年,马萨诸塞州成立了第一所州立教育委员会。此后建立了第一所公立高中和免费的各年级公立学校。

    1867年,美国国会设立了美国教育部,国家公权力介入了教育领域。美国教育部成立之初,国会明文指出,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负有主要责任”,“各州、地方和私人机构对支持父母的这种作用负有主要责任。” 这反映了美国的基督教传统在当时仍然影响了人们的教育理念。但是,联邦政府公权力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为日后左派势力在公立学校推行反基督教的课程预备了条件。

    至20世纪,以约翰·杜威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被广为实践。

    当我们说到“人本主义”,你或许并没有警觉。可是,一旦你认识到人本主义的本质,你就不会轻视它的危害。1933年《人本主义宣言》(Humanist Manifesto)第一版发表,1973年和2003年《人本主义宣言》第二版和第三版相序发表。你可以很容易在网络上找到人本主义宣言的章程。本质上讲,人本主义宣言是想基督教开火的宣战书,是敌基督的另类宗教。

    我们稍后会谈到人本主义宣言的几条具体内容。首先,让我们从约翰·杜威这位人本主义信徒的思想来了解他究竟要把什么东西灌输到美国的公立教育体系。

    杜威是纯粹的无神论者,是自然主义的忠实信徒。他相信人是生物进化的产物。进化论塑造的人观决定了杜威的教育理念。杜威也是相对主义的信奉者,他相信在伦理道德上,没有绝对标准。杜威认为,相信超自然的宗教是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他认为,科学与宗教是不共戴天的敌人。杜威坚信,人类的救恩不是来自上帝,而是来自教育,人可以依靠知识上不断的进步来改善世界。杜威的思想系统性地支配了今天的美国公立教育体系。因为这不仅是杜威一个人的信念,也是许多人文主义者共有的信念。

    约翰·杜威继承霍瑞思·曼对教育体系的改革成果,继续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的教育界,并促使美国社会变成今天的光景。 杜威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师范学院,为了把人本主义借助公立学校的渠道向全美国推广而培养老师。1950年代,杜威把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引入到美国的教育界。这个思想毒瘤一直蔓延到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它产生后果。

    杜威和他的追随者认为,政府是儿童的真正父母,国家具有掌控家庭的权利,公立学校是培育“国家宗教”的孵化器。

    为了实现建立“国家宗教”的理想,杜威和他的同党在1933年《人本主义宣言》提出了他们的策略。或者说,1933年《人本主义宣言》为摧毁美国的基督教文明提供指明了方向。 在1933年《人本主义宣言》的第13和14条这样写道:

    “13 为了改善人类生活,对这类协会和机构进行明智的评估,改造,控制和指导,是人本主义的宗旨和纲领。当然,必须在经验允许的范围内尽快重建宗教机构、其礼仪形式、教会的方法和社区活动,以便在现代世界中有效发挥作用。”

    “14人本主义者坚信,现有的追求性的和以利润为动力的社会已经表明出不足,必须在方法、控制和动机上进行根本性的改变。必须建立一种社会化和合作性的经济秩序,以使生活手段的公平分配成为可能。人本主义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自由和普遍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自愿和明智地合作。人本主义者要求在共享世界中共享生活。”

    很明显,人本主义宣言是向基督教发出的宣战书。第13条说明了人本主义者改造社会的目标。第14条说明了人本主义者构建乌托邦的社会主义理想。杜威和他的同伴们都坦诚地承认,他们的人本主义本质上就是一种“宗教”。可是,美国的教会界对人本主义的动向并没有警觉,更没有提防和反击,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如何实现人本主义的乌托邦理想呢?教育是人本主义的宣教策略。国家机器取代父母和教会,在教育中发挥的角色。人本主义意识形态取代基督教信仰成为教育的灵魂。

    与杜威并肩作战的另一位《人本主义宣言》的签署人查尔斯·波特(Charles F. Potter)在1930年出版的《人本主义:一种新宗教/ Human­ism, a New Religion》一书中说:“教育是人本主义的盟友,每所公立学校都是人本主义的学校。” 他还讽刺地说:“那些只教一小部分孩子每周学习一小时的主日学,拿什么抵挡一周五天的人本主义教学的浪潮呢?”

    想要摧毁基督教的人都清晰的看到教育的功效。可是,今天很多基督徒去没有意识这一点。管不得基督徒信仰传承是失败的,怪不得美国基督教衰落,下一代人信仰流失率那么高。我们难道不需要反思吗?

    1930年代,另一位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乔治?科奥兹(George S Counts )作为约翰?杜威掀起的教育革命的支持者,明确呼吁教师开始“控制社会演化”。他鼓励教师们用教育来重新构建社会秩序。他说,教师不再仅是文化的传递者,而成为价值观的创造者。教育工作者应该可以争夺权力,以“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唤醒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意识,并鼓励他们提出替代性的社会秩序方法。

    时至今日,美国的社会秩序被这些进步主义者通过教育革命重新组合了。传统的以家庭和信仰共同体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被国家掌控的“同侪公立教育”所取代。(同侪:同龄人,同一辈人。)

    今天世界上流行的教育模式打破了家庭结构,把一代同龄人从家庭里拉出来,聚集在公立学校里,由政府负责开展教育。而政府教育的目标不是传承基督教信仰,而是给学生灌输与父母的基督徒信仰截然相反的意识形态。

    而且,公立学校的学生人数较多,基本上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对所有的学生使用同样的教材,采用同样的方法。引用一位美国牧师的话说,学生就像是一个产品放在教育产业的流水线上被加工。

    同侪教育必然形成同一代人的文化特征。同一代人有相似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即使,他们的家庭有某种宗教信仰的背景,他们内心深处的思想观念和看问题的视角也趋同于同辈人的集体文化,而难以被他们家庭的宗教信仰背景所塑造。因为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多地被公立学校所塑造,而不是被教会和家庭所塑造。而公立学校又是有国家机器在掌控。而国家机器给公立学校里灌输是与基督教信仰相悖的意识形态。

    同侪公立教育造成了父母与子女之间巨大的代沟。这种代沟导致的家庭关系的疏离,以及社会的撕裂与激进式的动荡和巨变。这一现象在2020年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这方面,基督徒和教会缺少反思,导致教会效法世界的教育模式。在世界里,下一代人和父母一代人被分开。教会也遵循这个模式,把两代人分开,为青少年聘请Youth Pastor(青少年牧师)。一家人走进教堂,家长走进一个房间,孩子们聚集在另一个房间。平时,孩子在学校里学习什么,家长不知道。在教会里听了什么讲道,家长也不知道。两代人没有共同语言,对话越来越困难。而家长也把牧养子女的责任丢给了教会的Youth Pastor。这种现象在属灵上是对两代人的撕裂。社会在把两代人分开,破坏了家庭关系,造成了社会的撕裂,而教会不仅不与这股力量抗衡,反而还顺从这股力量,效法世界的教育模式。

    世界把两代人分开,教会也把两代人分开。现在的教会里,你几乎很难看到提多书第二章所说的,年长的人教导年轻人学习怎么做人。而是看到普遍的现象,两代人很难对话。我们都在抱怨代沟导致孩子们和我们没办法沟通,抱怨这个世界的文化转变太快,而且变得越来越坏。但是,我们需要反思根本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不仅仅只是孩子们上了几堂进化论的课所造成的。从根本上来讲,这是国家掌控的同侪公立教育造成的家庭与社会结构的重组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如果我们在这个结构性的问题上没有勇气做出改变,我们就不可能指望选择不同的教材,或者给孩子换一所学校,或者换一个牧师和教会来解决问题。

    我不是说同龄人不可以聚集在一起上课。在信仰共同体内,同龄人聚集在一起上课,学习父母一代人的信仰,继承父辈基于基督徒信仰而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都没问题。但是,现在世界上普遍流行的教育模式,以及它所构建的社会结构是不正常的。 我们需要把基督徒的教育恢复到上帝设立的社会结构中来。

    我建议所有身为基督徒的父母,如果可以的话,把孩子从政府建立的公立学校里撤出来,在家教教育,或者送到纯正的教会学校或纯正的基督教学校。我们做父母的要为孩子的教育负责。如果我们没有能力教导孩子某些学科,我们就借助于信仰共同体的资源,而不应该把孩子送到人本主义的大本营。

    家长为了保护孩子免于遭受病毒的侵害,而让孩子在家里上网课,而不去学校。家长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这无可厚非。但是,家长是否用加倍的重视程度去关心孩子的灵魂呢?孩子在公立学校里接受的无神论教育、颠覆常识的性教育,反基督教的历史教育,侵蚀孩子的 灵魂,不是比新冠病毒更可怕吗?家长到底更关心孩子的灵魂还是身体?我们需要反思。

    教育理念

    我们生活在后现代文化中。当下美国公立教育系统的教育理念受到后现代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左派意识形态和政治目标的支配。(美国左派的意识形态与后现代主义文化也有交集。)

    目前在美国不同的州的公立学校不尽相同。但从大趋势上来看,全美国的公立教育系统被这种教育理念所支配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只不过,有些州走在前面,有些州走在后面。

    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方法。家长比较关注学校采用什么教材,但是忽视了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根。如果根扎错了土壤,教育就不可能结出好果子。

    A.原罪与无罪,基督救赎与自我救赎,神本与人本

    基督教教育建立在人有原罪的教义之上。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取决于人们在救赎恩典中战胜罪恶,活出良善。所以,基督教教育在以神为本的救赎中帮助学生经历重生和成圣,并按照上帝的旨意参与社会的治理。

    后现代主义否认人有与生俱来的罪性。它认为当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时,个人和社会才能进步。所以,后现代的教育观鼓励张扬人的个性,却不愿意用道德权威约束人的个性。后现代教育观把上帝排除在外,把人过度放大。 如果说基督教教育是在书写一个巨大的基督,那么后现代教育则是书写一个巨大的人。基督教教育是以基督为中心的神本主义教育。后现代教育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育。

    B.绝对真理与相对主义

    基督教教育持守绝对真理。上帝启示的圣经是基督教教育检验一切学科的准绳。上帝颁布的道德律法具有普世性,界定了何为良善,何为罪恶,何为文明,何为野蛮。 基督教教育依据上帝启示的真理建立学生的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后现代文化推崇相对主义。它拒绝绝对真理,认为世上并没有普遍而恒久的道德标准。后现代教育的目标是满足学生个人的需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兴趣和主观倾向,由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所谓“真理”。这种思想混淆了学生的良心尺度,失去了判断是非的能力。 现在,在美国很多个州的公立学校里推行的性教育就在混淆性别认知和对婚姻的定义。

    D.尊重权威与反权威

    后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定义真理的主体。老师只是为学生提供引导,并不是真理的代言人。后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意见需要得到尊重。这必然导致“反权威”意识。

    而圣经主张教育是有权威性的。具有最高权威的上帝启示了真理。上帝在他的子民中设立权威,如旧约的先知与祭司和新约的使徒与长老向上帝的百姓教导真理。圣经教导儿女应当顺服父母的权威。而这种尊重权威的意识在后现代教育中被严重消解。

    E. 客观与主观,理性与感觉

    基督教教育承认客观真理,并运用理性认识真理。基督徒要避免启蒙运动时期过度高举理性的错误。但基督徒也不完全反对理性。因为理性也是上帝赐给人的能力。基督徒在顺服上帝权威的情况下,合理并有节制地使用理性。对客观事实进行理性分析,尊重上帝赐给人的常识和传统习俗。

    但是,后现代教育不承认有客观的真理,重视人的主观感受。鄙视理性的功能,用感觉当作判断的依据。用主观感受决定性别的LGBTQ的伦理正是这种后现代文化的产物。

    E. 教育的目标

    基督教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培养敬虔的后代,为神的国度塑造精兵。

    在中国,从法律上,政府掌控的公立学校是唯一的教育选项。而政府借助公立学校用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无神论、进化论构建的一套意识形态来塑造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指导他们的人生。目的是培养“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就是把基督徒的下一代培养成马克思主义的信徒,让他们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或者顺从于共产主义的大潮流,最起码扼杀他们的信仰,消灭神国的下一代。我并不是说所有的老师都是带着这种目的教导学生。而是说,这个教育体系在国家机器的掌控下要实现的终极目标。作为基督徒的老师在这种教育体系里工作,当然也可以有智慧地用基督信仰影响身边的学生。

    在美国, 左派把持的公立教育成了摧毁基督教文明的工具,学生成了社会工程制造的产品,用来推进多元文化主义,以及乌托邦的终极目标。同样,我并不是说每一位在公立学校工作的老师都有这个目的。尤其在美国南方的州,很多基督徒老师在公立学校里并没有这种目的。我们谈的不是老师个人的目的,而是宏观的社会思潮。

    无论是中国的左派还是美国的左派,他们使用教育要达成的目标都是推进乌托邦理想。学生在他们的手中将被塑造成实现乌托邦里理想的革命小将。

    F. 教育的功用

    基督徒家长有教育女子的责任,但是我们并不迷信教育。我们承认,教育对孩子有深远的影响,但是我们相信最终决定孩子生命改变的能力来自于上帝。教育的方法、技巧、老师的经验、教材、学校或教会的条件都不能成为孩子的救主。基督徒的责任是按照圣经的原则为孩子的教育忠心地负责,同时也迫切为孩子的重生得救和生命改变祈求圣灵做工。基于圣经原则的教育是圣灵在孩子生命中做工的媒介,但是教育不能取代圣灵。

    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中,教育成了决定孩子命运的救主。人本主义教育家们期待用教育塑造他们希望塑造出来的人。在人本主义思想中,教育发挥着“弥赛亚”的功用。

    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的方法和发展方向。如果说后现代的人本主义教育体系像是一列朝左边开动的列车。那么基督教教育就是朝右边开的列车。两列教育列车的方向背道而驰。

    教育内容

    我们最后谈教育的内容。在美国,基督教信仰元素逐渐被赶出公立学校,进化论被请进公立学校。最近,左派的意识形态成了公立学校灌输给学生的思想。当然,每一个州公立学校各有不同。同一个州内不同的学校也会有所差异。但是,从总体趋势上来说,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的内容背离圣经一发不可收拾。

    美国历史上,有几起有影响力的法律诉讼是公立学校内容去基督化的里程碑,包括1925年,田纳西州发生了一起“猴子的审判”。问题的焦点是公立学校是否可以教授进化论。

    1968年,阿肯色州一所公立学校又发生一起涉及教授进化论的案子。案子的名称是“埃珀森起诉阿肯色州案”。

    1987年,联邦法院裁决路易斯安那州的公立教育法律违宪。等等。

    法官的陈述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各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在宗教问题上必须保持中立,所以,不能在公立学校公开诵读圣经,不能教导神创论,不能公开祷告。

    可是,“宗教中立”是一个伪命题。事实上,不存在宗教信仰中立的教育。你要么教导有神,又要教导无神,要么教导不可知论。不可知论和无神论都违背基督信仰。你要么是基督教世界观的框架里教育孩子,要么是脱离这个框架。

    当反基督教人士以“宗教中立”为名义把圣经等基督教信仰元素赶出公立学校的时候,他们并不是要实现中立的教育,而是把基督教信仰的根基换成人本主义的宗教。

    曾经担任联邦法院大法官的波特·司徒尔特Potter Stew­art (1915–1985)在一项异议意见书中写道:“禁止宗教活动不是实现国家中立,而是在建立世俗主义宗教。” 他在这里是用“世俗主义”指代有约翰·杜威等人提出的人本主义。事实的确如此,当公立学校不允许教导基督教信仰的内容,取而代之的就是人本主义的世俗宗教。

    我们经常忽略一个事实——宗教信仰渗透每一个学科。物理、化学、数学、历史、法律,等等,每个学科都可以与信仰有关。如果我们不用圣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去教导这些学科,反对基督教的人就用其他信仰教导这些学科。

    我认识一位基督徒,他在一所基督教大学教化学。他说,他的呼召是让学生从化学知识中认识上帝创造的智慧。他上课常会谈到上帝的创造。但是,一位无神论的化学老师则会在化学课上用化学来为进化论辩护,或至少他不会巩固学生对神创论的 信心。

    英语是一门与信仰无关的学科吗?不是。纽约的某些公立学校,英语课指定阅读的材料充满了宣传左派意识形态的内容,如女权主义、描写同性恋生活的作品。我认识的一位美国牧师从前是学英美文学专业。他在专业领域被要求阅读的文献都是与基督教价值观截然相反的女权主义、同性恋文化、无神论等作品。左派把持的教育把他们信仰的意识形态灌输到各个学科。

    最近,美国市面上销售的一套数学教材则用数学宣扬“社会公义”,借助数学推进左派的社会革命。

    加州的某公立学校的小学课程教孩子怀疑自己的生理性别,而是凭着自己的感觉重新定义自己的性别。小学生还被教导用“交叉性理论” (用身份确定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理论),即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确定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身份。而基督徒也被列为压迫者的行列。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不仇恨美国,并厌恶基督教?

    想象一下,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可不可以向迦南人学习如何种庄稼?在农耕和畜牧的时代,学习农耕技术,就如同今天学习计算机、数学、历史等学科一样。是不是学些这些内容是无关信仰?不是。因为迦南地外帮人在农耕的时候也敬拜偶像。他们敬拜假神巴力赐福他们土产。农耕并非与宗教信仰无关的中立的事情。信仰渗透在每一个领域。今天,人们敬拜的不再是名叫巴力的假神,甚至没有冠以宗教之名,但本质上与邪恶的异教没有区别。而这种没有冠以宗教之名的异教教义充斥在公立学校的各门学科里。

    根本就不存在信仰中立的教育内容。如果我们要恢复纯正的基督教教育,只是在许多学科中增加几门圣经课是远不足够的。

    美国的许多冠以基督教之名的私立学校,“基督教教育”的分量也大大降低。基督教学校的标准被降低为仅仅提供几门圣经课程或每周组织一次集体敬拜。学生离开了圣经课转身就去学心理学去了。历史课并没有教学生用基督教的世界观去解读历史,而是传授主流的左派历史观,用许多扭曲真相的历史事件给基督教蒙上不道德的色彩。文学课上,老师可能还会让学生阅读那些宣扬人本主义的作品。如果是这样,增加几门圣经课并不解决问题。

    基督教教育不等于教授一套圣经课程,而是建立一套稳固而完善的认知架构,包括健全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去对抗世俗文化。 在基督教教育中,学生要学会从圣经的视角审视所有的学科,比如,以上帝的工作为主线认识人类历史, 用神创论和基督教伦理批判进化论,用圣经价值观评论世上的文学作品,用圣经的原则认识法律,等等。

    基督教神学不是基督教教育中的一门学科,而是贯穿所有学科的灵魂。 基督教古典教育的目标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即站在基督教核心教义这一智慧巅峰上俯瞰人类知识的全局。

    基督徒家长如何为孩子提供纯正的基督教教育呢?有几个选项供大家思考。第一,在庭内部的在家教育。第二,地方教会兴办学校。第三,兴办跨教会的纯正的基督教学校。

    去年我做个四个视频,从圣经反思基督教教育。其中很多内容今天没有时间分享。请大家收听那四个视频的信息。 在海外可以通过Youtube寻找,在中国可以通过票圈寻找。

    文字版(搜索“慕荣以待”)

    http://www.beholdglory.com/2020/10/blog-post.html

    视频(Youtube 搜索 CCCGJ Media)

    第1集:从圣经与历史反思基督教教育https://youtu.be/XpmhkDvROz8

    第2集:在当代文化中反思基督教教育

    第3集:如何恢复基督教教育

    第4集:华人家长常见的问题

    作业

    必做题目:

    1. 根据圣经和上帝圣约子民的历史,基督徒子女的教育应该由谁来承担?

    2. 简述基督教教育与当代美国公立教育的理念有何不同?

    选做题目:

    教育体系的变化如何促使了美国基督教的衰落?今天的教会和基督徒应该怎么做?

    Faith

    Faith

    Next Post

    历史观·上(11)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1997-2025 生命季刊版权所有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页
    • 刊物
      • 生命季刊期刊
      • 生命与信仰期刊
      • 生命季刊通讯
    • 影音
    • 生命文库
      • 基要真理证道集
      • 一个不信派的标本
      • 中国的以巴弗-卷一
      • 中国的以巴弗-卷二
      • 中国的以巴弗-卷三
      • 行过流泪谷
    • 福音大会
      • 福音大会2023视频回放/将持续更新
      • 主日信息:个人敬虔的塑造和传承(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主日信息:再次遇见主(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主日信息:回转归向上帝(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持守真道、传承信仰:福音大会2023报告(含视/音频)
      • 超过所求所想的祝福(含音频)
      • 福音大会2023的得着和感动(含音频)
      • 属灵的盛宴:2023福音大会(含音频)
      • 信仰传承:教义与生命的平衡(含视/音频/网络版以主日信息发)
      • 主日信息: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含视频/音频)
      • 愿你如鹰展翅上腾(含视频/音频/网络版以主日信息发)
      • 第一次参加福音大会的感动(含音频)
      • 耶和华是我的产业(含音频)
      • 盛宴与家常菜(含音频)
      • 愿你如鹰展翅上腾
      • 你爱主吗?福音大会悔改之夜的歌声
      • 福音之民:福音大会2023第二天白天报导
      • 祷告,复兴的开始——福音大会2023以祷告拉开序幕
      • 福音大会房间预订最后一天Final Call
      • 福音大会2023为何人举办?(视频)
      • 福音大会经典回顾:2017年感人短片及呼召(视频)
      • 福音大会经典回顾:王峙军牧师在2020福音大会上呼召(视频)
      • 福音大会:筵席已经预备好了
      • 福音大会2023青少年英文节目:Grace Conference
      • 中国福音大会2023节目程序表
      • 中国福音大会2023专题介绍
      • 中国福音大会2023专题一览表
      • 历届中国福音大会
      • 历届福音大会报道专辑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8
    • 新生命热线
      • 新生命热线公开课
      • 圣经辅导与心理学错谬
      • 教养儿女
      • 抑郁-轻生-成瘾辅导
      • 婚姻家庭专栏
      • 其他问题解答
    • 基要福音派联盟
      • 针对巴黎奥运会亵渎基督开幕式的公开信(中英文版)
      • 抗议书已经提交!仍可继续签署抗议拜登签署“2024年跨性别者可见日公告”
      • 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针对各种议题的神学立场
      • 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FEMA)立场告白系列视频
    • 传道人培训
      • 网上报名:北美传道人退修研讨会(6月9–12日)
      • 北美传道人退修研讨会将于6月9–12日在芝加哥举办
      • 主日信息:公众敬拜的属灵塑造(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公众敬拜对属灵生命的祝福(含视/音频)
      • 作基督耶稣的精兵(含音频)
      • 主日信息:精兵、工人与器皿(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弟兄和睦同居的善与美(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主工人与圣别(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从教会的建造看服事的传承(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教会的建造(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信仰传承的目标与实践(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你我的公众敬拜(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分辨两类错谬教导及三类课程(下/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神使我稳行在高处(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分辨两类错谬教导及三类课程(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信仰与世俗法律的冲突:关于教育权/财产权(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我们因信如此说话(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我们有这宝贝在瓦器里(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信仰与世俗法律的冲突(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作不丧胆的传道人(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传道人要有基督的馨香之气(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2024年传道人培训直播完毕,将陆续重播!
      • 传道人培训2023 视频回放
      • 2023传道人培训会 Zoom会议室链接
      • 2023年传道人培训将于5月15–18日举办
      • 2021传道人培训5月3–7日(周一至周五) 直播链接
      • 注重培养末世意识(传道人培训2021信息)
      • “免得我使你在他们面前惊惶”(传道人培训2019信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8
      • “传道人培训2016”简讯
      • 你们当为自己和全群谨慎(传道人培训2016信息)
      • 2016 传道人培训 (香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6”简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6”于7月11–14日在多伦多举办
      • “传道人培训2015”简介
      • 回归圣经 活出圣洁
      • “传道人培训2013”完满结束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13
      • 讲员信息大纲(传道人培训2012”)
      • 2012传道人培训诗歌下载
      • 会众问题解答(传道人培训2012”)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12
      • 扎根建造——记香港“传道人培训2010”
      • “传道人培训2010”DVD制作完成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09–2010
      • 悔改:属灵品格建造的第一步
      • 第10届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简报(2010多伦多)
    • English
      • CCLiFe Participating staff
      • The Ministry of Chinese Christian Life Fellowship, Inc.
      • Statement of Faith
      • Support Us
      • Current Prayer Request
      • Christian Life Quarterly Digest
      • CHINA’S EPAPHRAS
    • 搜索

    ©1997-2025 生命季刊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