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生命季刊
  • 生命与信仰
  • 生命季刊通讯
  • 新生命热线
  • 生命见证
  • 影音
  • 生命神学院
  • 福音大会
  • 主日信息
  • 敬拜诗歌
  • 传道人培训/退修会
  • 基要福音派联盟
  • 为生命季刊奉献
  • Zoom守望祷告室
  •  
    关于我们
    支持我们
    • 主页
    • 刊物
      • 生命季刊期刊
      • 生命与信仰期刊
      • 生命季刊通讯
    • 影音
    • 生命文库
      • 基要真理证道集
      • 一个不信派的标本
      • 中国的以巴弗-卷一
      • 中国的以巴弗-卷二
      • 中国的以巴弗-卷三
      • 行过流泪谷
    • 福音大会
      • 福音大会2023视频回放/将持续更新
      • 主日信息:个人敬虔的塑造和传承(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主日信息:再次遇见主(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主日信息:回转归向上帝(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持守真道、传承信仰:福音大会2023报告(含视/音频)
      • 超过所求所想的祝福(含音频)
      • 福音大会2023的得着和感动(含音频)
      • 属灵的盛宴:2023福音大会(含音频)
      • 信仰传承:教义与生命的平衡(含视/音频/网络版以主日信息发)
      • 主日信息: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含视频/音频)
      • 愿你如鹰展翅上腾(含视频/音频/网络版以主日信息发)
      • 第一次参加福音大会的感动(含音频)
      • 耶和华是我的产业(含音频)
      • 盛宴与家常菜(含音频)
      • 愿你如鹰展翅上腾
      • 你爱主吗?福音大会悔改之夜的歌声
      • 福音之民:福音大会2023第二天白天报导
      • 祷告,复兴的开始——福音大会2023以祷告拉开序幕
      • 福音大会房间预订最后一天Final Call
      • 福音大会2023为何人举办?(视频)
      • 福音大会经典回顾:2017年感人短片及呼召(视频)
      • 福音大会经典回顾:王峙军牧师在2020福音大会上呼召(视频)
      • 福音大会:筵席已经预备好了
      • 福音大会2023青少年英文节目:Grace Conference
      • 中国福音大会2023节目程序表
      • 中国福音大会2023专题介绍
      • 中国福音大会2023专题一览表
      • 历届中国福音大会
      • 历届福音大会报道专辑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8
    • 新生命热线
      • 新生命热线公开课
      • 圣经辅导与心理学错谬
      • 教养儿女
      • 抑郁-轻生-成瘾辅导
      • 婚姻家庭专栏
      • 其他问题解答
    • 基要福音派联盟
      • 针对巴黎奥运会亵渎基督开幕式的公开信(中英文版)
      • 抗议书已经提交!仍可继续签署抗议拜登签署“2024年跨性别者可见日公告”
      • 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针对各种议题的神学立场
      • 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FEMA)立场告白系列视频
    • 传道人培训
      • 网上报名:北美传道人退修研讨会(6月9–12日)
      • 北美传道人退修研讨会将于6月9–12日在芝加哥举办
      • 主日信息:公众敬拜的属灵塑造(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公众敬拜对属灵生命的祝福(含视/音频)
      • 作基督耶稣的精兵(含音频)
      • 主日信息:精兵、工人与器皿(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弟兄和睦同居的善与美(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主工人与圣别(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从教会的建造看服事的传承(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教会的建造(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信仰传承的目标与实践(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你我的公众敬拜(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分辨两类错谬教导及三类课程(下/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神使我稳行在高处(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分辨两类错谬教导及三类课程(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信仰与世俗法律的冲突:关于教育权/财产权(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我们因信如此说话(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我们有这宝贝在瓦器里(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信仰与世俗法律的冲突(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作不丧胆的传道人(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传道人要有基督的馨香之气(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2024年传道人培训直播完毕,将陆续重播!
      • 传道人培训2023 视频回放
      • 2023传道人培训会 Zoom会议室链接
      • 2023年传道人培训将于5月15–18日举办
      • 2021传道人培训5月3–7日(周一至周五) 直播链接
      • 注重培养末世意识(传道人培训2021信息)
      • “免得我使你在他们面前惊惶”(传道人培训2019信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8
      • “传道人培训2016”简讯
      • 你们当为自己和全群谨慎(传道人培训2016信息)
      • 2016 传道人培训 (香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6”简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6”于7月11–14日在多伦多举办
      • “传道人培训2015”简介
      • 回归圣经 活出圣洁
      • “传道人培训2013”完满结束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13
      • 讲员信息大纲(传道人培训2012”)
      • 2012传道人培训诗歌下载
      • 会众问题解答(传道人培训2012”)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12
      • 扎根建造——记香港“传道人培训2010”
      • “传道人培训2010”DVD制作完成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09–2010
      • 悔改:属灵品格建造的第一步
      • 第10届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简报(2010多伦多)
    • English
      • CCLiFe Participating staff
      • The Ministry of Chinese Christian Life Fellowship, Inc.
      • Statement of Faith
      • Support Us
      • Current Prayer Request
      • Christian Life Quarterly Digest
      • CHINA’S EPAPHRAS
    • 搜索
    • Login
    • 主页
    • 刊物
      • 生命季刊期刊
      • 生命与信仰期刊
      • 生命季刊通讯
    • 影音
    • 生命文库
      • 基要真理证道集
      • 一个不信派的标本
      • 中国的以巴弗-卷一
      • 中国的以巴弗-卷二
      • 中国的以巴弗-卷三
      • 行过流泪谷
    • 福音大会
      • 福音大会2023视频回放/将持续更新
      • 主日信息:个人敬虔的塑造和传承(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主日信息:再次遇见主(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主日信息:回转归向上帝(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持守真道、传承信仰:福音大会2023报告(含视/音频)
      • 超过所求所想的祝福(含音频)
      • 福音大会2023的得着和感动(含音频)
      • 属灵的盛宴:2023福音大会(含音频)
      • 信仰传承:教义与生命的平衡(含视/音频/网络版以主日信息发)
      • 主日信息: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含视频/音频)
      • 愿你如鹰展翅上腾(含视频/音频/网络版以主日信息发)
      • 第一次参加福音大会的感动(含音频)
      • 耶和华是我的产业(含音频)
      • 盛宴与家常菜(含音频)
      • 愿你如鹰展翅上腾
      • 你爱主吗?福音大会悔改之夜的歌声
      • 福音之民:福音大会2023第二天白天报导
      • 祷告,复兴的开始——福音大会2023以祷告拉开序幕
      • 福音大会房间预订最后一天Final Call
      • 福音大会2023为何人举办?(视频)
      • 福音大会经典回顾:2017年感人短片及呼召(视频)
      • 福音大会经典回顾:王峙军牧师在2020福音大会上呼召(视频)
      • 福音大会:筵席已经预备好了
      • 福音大会2023青少年英文节目:Grace Conference
      • 中国福音大会2023节目程序表
      • 中国福音大会2023专题介绍
      • 中国福音大会2023专题一览表
      • 历届中国福音大会
      • 历届福音大会报道专辑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8
    • 新生命热线
      • 新生命热线公开课
      • 圣经辅导与心理学错谬
      • 教养儿女
      • 抑郁-轻生-成瘾辅导
      • 婚姻家庭专栏
      • 其他问题解答
    • 基要福音派联盟
      • 针对巴黎奥运会亵渎基督开幕式的公开信(中英文版)
      • 抗议书已经提交!仍可继续签署抗议拜登签署“2024年跨性别者可见日公告”
      • 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针对各种议题的神学立场
      • 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FEMA)立场告白系列视频
    • 传道人培训
      • 网上报名:北美传道人退修研讨会(6月9–12日)
      • 北美传道人退修研讨会将于6月9–12日在芝加哥举办
      • 主日信息:公众敬拜的属灵塑造(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公众敬拜对属灵生命的祝福(含视/音频)
      • 作基督耶稣的精兵(含音频)
      • 主日信息:精兵、工人与器皿(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弟兄和睦同居的善与美(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主工人与圣别(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从教会的建造看服事的传承(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教会的建造(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信仰传承的目标与实践(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你我的公众敬拜(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分辨两类错谬教导及三类课程(下/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神使我稳行在高处(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分辨两类错谬教导及三类课程(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信仰与世俗法律的冲突:关于教育权/财产权(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我们因信如此说话(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我们有这宝贝在瓦器里(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信仰与世俗法律的冲突(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作不丧胆的传道人(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传道人要有基督的馨香之气(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2024年传道人培训直播完毕,将陆续重播!
      • 传道人培训2023 视频回放
      • 2023传道人培训会 Zoom会议室链接
      • 2023年传道人培训将于5月15–18日举办
      • 2021传道人培训5月3–7日(周一至周五) 直播链接
      • 注重培养末世意识(传道人培训2021信息)
      • “免得我使你在他们面前惊惶”(传道人培训2019信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8
      • “传道人培训2016”简讯
      • 你们当为自己和全群谨慎(传道人培训2016信息)
      • 2016 传道人培训 (香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6”简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6”于7月11–14日在多伦多举办
      • “传道人培训2015”简介
      • 回归圣经 活出圣洁
      • “传道人培训2013”完满结束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13
      • 讲员信息大纲(传道人培训2012”)
      • 2012传道人培训诗歌下载
      • 会众问题解答(传道人培训2012”)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12
      • 扎根建造——记香港“传道人培训2010”
      • “传道人培训2010”DVD制作完成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09–2010
      • 悔改:属灵品格建造的第一步
      • 第10届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简报(2010多伦多)
    • English
      • CCLiFe Participating staff
      • The Ministry of Chinese Christian Life Fellowship, Inc.
      • Statement of Faith
      • Support Us
      • Current Prayer Request
      • Christian Life Quarterly Digest
      • CHINA’S EPAPHRAS
    • 搜索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生命季刊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我有没有教错我的孩子?

    by 张逸萍
    2025年6月22日
    0
    Post Views: 10,790

     

    我有没有教错我的孩子?

     

    文/张逸萍

    生命季刊 第54期 2010年6月

     

    中国父母都是好父母,顶关心孩子,基督徒更是这样,所以乐意钻研父母指南,尤其是基督徒心理学家写的,更受欢迎。但是,这些书籍的理论正确吗?合圣经吗?实际有效吗?有没有落伍?它们有否误导父母,以致父母教错孩子呢?

     

    让我先告诉你﹕2000《新闻周刊》,专期讨论儿童发育和教养问题,其中一篇文章说﹕“如果你挑选三本教养孩子的书,你会看见三个不同的意见,都自称是最好的教养孩子方法……有时你以为是可信的资料,以后发现它是错的……”所以文章结论说,你自己就是真正的专家。[注1] 父母们,可以放心一点了吧!

     

    关爱和管教的平衡

     

    诚然,这些父母指南并非每一页都是错的。例如,几乎每一本指南都说,父母必须爱孩子,才能管教孩子,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他做错了什么,你仍然爱他。但要小心,不能因此纵容,二者界线容易混淆,所以关爱和管教必须平衡。名基督徒心理学家杜布森(James Dobson)也说﹕“如果父母能够平衡‘关爱’和‘管教’这两个因素,孩子的发展将会最健全。”[注2]

     

    这观念不但合常理,也非常合圣经,因为我们的天父又公义、又慈爱,二者兼备而平衡,也许可以说,只有祂才能真正的平衡。但是,我们这些不完美的人,想要平衡公义与慈爱,谈何容易!

     

    保罗曾严厉责备哥林多信徒,说:“你们是愿意我带着刑杖到你们那里去呢?还是要我存慈爱温柔的心呢?”(林前4:21)当他们因受责备大大忧愁时,保罗也跟着软化了:“我说几分,恐怕说得太重。”(林后2:5)“这样的人……倒不如赦免他、安慰他、免得他忧愁太过,甚至沉沦了。”(林后2:6–7)如果保罗也需要想办法平衡公义与慈爱,我们感到困难,有什么奇怪?

     

    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天父才能完美(参来12:6–12)。基督徒父母们,求主帮助你平衡关爱和管教,求主赐你智慧,处理每天的事情。

     

    沟通等等

     

    父母指南书籍中常有一些父母和孩子对话的例子。父母﹕“……。”孩子﹕“……。”作者以之为示范,说明父母怎样讲话,可让孩子心服口服,似乎全因你懂得那句“芝麻开门”,门就开了。

     

    细想之下,事情并没有这样简单。例如,某指南认为,父母和子女应探讨一个双方都同意的做法,可是该书说﹕“没有人能保证孩子会热诚地按照已经同意的办法去做”,又有些父母说,他们的孩子“根本拒绝一同解决问题”。[注3] 我想父母们对这些话都会有同感,因为无论怎样婉言相劝,不能保证一定可以改变孩子。而且,不同的孩子对同一句话的反应也会不同。可见没有绝对有效的沟通办法。

     

    另一方面,不是说,不要沟通;也不是说,父母可以随便责骂孩子。(中国父母习惯说话不客气,这一点值得商榷。)保罗虽然指责哥林多信徒,但他说自己“借着基督的温柔、和平,劝你们……”(林后10:1)又说﹕“用温柔劝戒那抵挡的人”(提后2:25)。父母在管教孩子时,即使自己有理,用心良苦,也要学习基督的榜样。

     

    有一些父母指南非常强调和乐气氛、多给孩子拥抱接吻、多花时间和孩子玩耍。[注4] 这些都不是坏事,却不应该是最终目标,父母们不要仅止于此。

     

    和乐气氛当然比父母天天灰黑着脸为佳,但这是为了更有效地教导孩子,若只关心家中气氛,恐怕导致不敢责备孩子。花时间亦然,不能只为和孩子玩耍,花时间来教导什么,或者互动时有什么榜样,岂不是比花时间的本身更重要?还有一些建议,如拥抱接吻,应因文化而有异,中国父母可和孩子一起游戏聊天等,需灵活变化,不必一味东施效颦。

     

    道德标准的放松

     

    虽然父母指南不是每一页都错,但因现代心理学的前设是无神、无罪,所以有很多地方必然出错,至少是不合圣经的。首先,人性本善的前设带来道德标准的放松。

     

    史博嘉(Benjamin Spock)是早一代的教养孩童权威,被很多保守者指为“纵容”,因为他倡导不要打孩子,又为孩子不当的行为找借口。就以撒谎为例,史博嘉说,很多良好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会撒谎,是因为他们害怕父母谴责他们。“无论如何,当孩子偷窃、撒谎、或作弊,父母不但要给他清楚的指导,还要找出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对付这个原因。”[注5]

     

    今天很多父母都走在这样的潮流中。例如,这些指南都劝告父母说﹕不要太担心小孩子撒谎、作弊、偷窃,因为孩子还不懂事。有说,孩子不能分辨事实和幻想,所以撒谎。[注6] 另一本有代表性的指南说﹕“夸张?撒谎?白色的谎言?……在我们的文化中,撒谎是多重的灰色地带。……诚实地问自己﹕你可以接受哪类谎言?……然后清楚告诉孩子。”[注7]

     

    暂且不提作弊和偷窃,先谈撒谎。圣经说:“你们要弃绝谎言”(弗4:25);“耶和华所恨恶的有……撒谎的舌。”(箴6:16–17)

     

    近年有人研究小孩子撒谎,结果显示,史博嘉等人的讲法,错得不能再错了。原来“孩子愈能分辨谎言和真话,他愈易于撒谎。”另有研究显示,四岁的孩子每两小时撒谎一次;六岁孩子每小时撒谎一次。96% 孩子都撒谎。所以孩子不是因成熟懂事,就不再撒谎;事实上,年龄愈大,撒谎愈多。[注8]弟兄姐妹们,请不要等待孩子长大以后才管教。

     

    至于其他道德题目,如同性恋和婚前性行为,因为近代性革命的影响,作者们的立场通常是宽松的。

     

    纵容

     

    可能很多人都同意,中国上一辈的父母最常有的问题是滥用权威,而且说话不客气(难怪“人人都是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理论如此受欢迎)。

     

    但今天钟摆却摆到了另一边。今天的父母都努力“以沟通代替权威,以欣赏代替责备,以尊重代替强求”。不但如此,还天天恐惧战兢,唯恐骂多了一句,赞少了两句,孩子一生就被我们“毁了”。很多基督徒父母也因受心理学的影响,多少放宽管教。请看一些父母指南怎样讲。

     

    父母指南《PET》说,父母不应“教导、指导”,因为这些是“轻藐的信息”,例如对孩子说﹕“打断别人的话,没有礼貌。”这就是轻藐。他又说,“规劝、说教、讲道德”和“建议、提出解答”等,是无效的管教孩子方法。例如对孩子说“用过的东西要放好”,是无效的。[注9] 此书不但是曾经得奖的畅销书,而且是一位基督徒辅导介绍给我的,所以我不是蓄意找一个极端例子。

     

    另一本说,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想法、理想、隐私”,还要“信任孩子说的话,让孩子自己决定,主动向孩子学习,主动向孩子道歉”。当然孩子有犯错的可能,但是,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劝告父母,必须包容孩子的“错误、坏习惯、缺点、顶嘴”,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有助孩子悔改。上边这些话,不过是纵容的婉委讲法,叫父母放弃权威和责任,畏缩于管教。圣经却完全持相反立场﹕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

     

    “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儿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箴19:18)

     

    自尊/自信

     

    可喜的是,一般基督徒写的父母指南,道德水准比较上边所讲的高超。例如,杜布森(James Dobson)的写作,明显合圣经多了。他公开赞成禁欲(abstinence)而不是教导孩子避孕;他也公开反对同性恋;又非常勇敢地鼓励父母打孩子屁股。

     

    可惜基督徒心理学家也难免受流行心理学影响。例如杜布森,就是在社会上和教会中推动自尊/自信(Self-esteem)的一大主力。其他教会内外的父母指南,建议父母鼓励孩子自尊/自信的,更是琳琅满目。以至现在一般人都相信﹕自尊/自信是成功之母,是良好行为的基础;学业失败和不良行为,例如未婚少女怀孕、吸毒、酗酒、暴力行为,都是自尊不足之故。所以,我曾打趣说﹕自尊/自信似乎是众善之泉。它好像是圣灵所结的果子!

     

    可是,早在1992年,《新闻周刊》已经专题报导﹕“自尊/自信的咒诅﹕‘对自己有好感’运动有什么不妥?”文章概括一些当时的新研究,都质疑高自尊可以纠正问题。[注11]近年有一个庞大的研究,复审了一万五千个支持此说的研究,加上其他新研究,都指出﹕自尊和上边所列举的不良行为没有直接相互关系;高自尊是学业成功的结果,不是原因;高自尊的人自视甚高,但客观的测量,显示他们不见得比其他人优胜;有证据显示高自尊和暴力行为有关系;校园小恶霸的自尊都甚高。[注12]  基督徒更需留意﹕自尊/自信也是新纪元思想,是通灵教导。[注13]

     

    圣经怎样讲呢?

     

    圣经没有教导我们自尊﹕

     

    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2:3)英文圣经KJV作each esteem other…请留意﹕不是esteem 自己!

     

    考究自己的荣耀,也是可厌的。(箴25:27)

     

    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路14:11)

     

    圣经也没有教导我们自信﹕

     

    你见自以为有智慧的人么?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箴26:12)

     

    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箴28:26)

     

    虚心的人有福了。(太5:3)

     

    我们可能担心,人若没有自信,胆小鬼事事畏缩,怎能成事?让我们看看约书亚,想他是一个胆小的人,所以当摩西死后,他需要带领以色列人时,上帝亲自鼓励他“刚强壮胆”,但不是因为上帝觉得他能干,只要他自信十足、对自己有好感,事情就会成功;反之,他可以刚强壮胆的原因是基于上帝应许,他“怎样与摩西同在,也必照样与你(约书亚)同在。”(书1:5–9)

     

    所以,基督徒父母们,请教导你的孩子们尊敬上帝、相信上帝、依靠上帝,不是尊敬自己、相信自己、依靠自己。

     

    称赞欣赏

     

    既然自尊/自信这样重要,所以绝对大部分父母指南都表示﹕孩子们表现的好坏,完全是反映父母对他的评价。你预期他怎样,他就怎样。[注14]换言之,你说他乖,他就守规矩,你说他笨,他考试就不合格。以至父母们都努力称赞孩子,不敢提说孩子的失败和错误。

     

    甚至有说,父母要在他的错误中寻找隐藏的优点,好称赞孩子,例如孩子打同伴,先称赞他有正义感。[注15]  还有更先进的,认为父母欣赏孩子,不要基于任何原因,必须是无条件的,只因他就是他![注16]

     

    那么,我们是不是整天对孩子说﹕“你好棒!你好乖!”自然得着成绩单上全是A,而且生活圣洁的儿女?

     

    最新研究大力反对这一点。研究员说﹕称赞孩子可能有相反效果!例如﹕纽约市公立学校最近调查显示,给孩子“聪明”的标签,并不能防止成绩低落,甚至可能是导致低落的原因。大概美国教师们太经常称赞孩子,又有发现,当孩子十二岁时,他已经明白,老师的称赞暗示自己的能力有问题,需要额外鼓励。还有从大脑研究对奖赏(称赞)的反应,发现当被称赞时,有人的大脑亮起来,另一些却没有这样的反应。为什么?原来习惯得到称赞,孩子就麻木了。所以研究员结论﹕不要太经常称赞孩子。总而言之﹕如果你常常称赞孩子,你毁了他![注17]

     

    圣经并没有说,我们不可称赞人。耶稣曾特地称赞一个“投了两个小钱”的穷寡妇,因为她“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可十二41–44)。可是,称赞不一定造就人﹕“鼎为炼银,炉为炼金,人的称赞也试炼人。”(箴27:21)“人都说你们好的时候,你们就有祸了。”(路6:26)

     

    另一方面,责备却大有可能有益处﹕“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责备……鞭打……焉有儿子不被父亲管教的呢?”(来12:5–7)所以“当面的责备,强如背地的爱情”(箴27:5),相信也会“强于不断的称赞”。

     

    可幸的是,还有一些父母指南表示,称赞孩子必须根据他的努力,不是他的天赋。亦有一个新研究显示,称赞孩子努力叫孩子更愿意面对挑战,但那些被称赞聪明的,反逃避挑战。[注18]

     

    的确,穷寡妇得着耶稣称赞是因为她的善行,她的善行却不是耶稣称赞的结果。我猜想耶稣称赞穷寡妇是为了鼓励她,又让旁边的人知道,这是一个好榜样。换言之,若要称赞孩子,是为了叫他知道什么是对的,鼓励他更努力于正途。与其不绝口地称赞孩子,不如在适当的时候“勉励行善”(来10:24)。

     

    成绩和才干

     

    杜布森认为人人都有自卑情结(inferior complex),情形之严重,他称之为流行病。原因?他说,今天的人以美貌和聪明量度人的价值,和其他人比较之下,常觉得不如人,于是自卑。[注19]

     

    根据圣经辅导(biblical counseling)的分析,我们觉得自卑,是因为我们太关心别人的评价,别人的称赞成为我们的偶像;上帝怎样看我们,我们能否得祂称赞,相对之下,显得没有那么当前重要。[注20]

     

    杜布森根据他的想法,提出一个办法﹕孩子读书成绩若不是顶好,他劝父母鼓励孩子发展一项兴趣或专长—艺术、音乐、运动等,让他可以弥补弱点,抵抗自卑感。[注21]  发展另项才能,并无不妥,不是对或错的问题。但是,无论发展什么,人总会落在和别人比较的情形中,不但孩子,成人亦然。所以,这不是最好解决办法。

     

    圣经怎样说?

     

    1. 知足——“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腓4:11)虽然当圣经讲到“知足”的时候,通常是讲及基督徒对物质的态度,但也可以应用在天赋才能方面。无论孩子智商高低、漂亮与否,父母和孩子都要学习知足,因为是神所赐的。

     

    2. 尽力——虽然满足于神所赐的,但不等于不必尽责任,我们应该做“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彼前4:10)。耶稣在一个比喻里讲到三个仆人,各受五千、二千、一千银子。那领受五千和二千的,都各赚五千和二千。主人对他们的称赞和奖赏都一样,都称他们为“又良善又忠心”,只有那领一千的,把银子藏在地里,所以被谴责为“又恶又懒”,因为他没有尽力(太25:14–27)。可见,不在乎天赋多少,重要的是忠心与否。所以,我们对孩子成绩单的反应也该一样﹕不问他的智商和能力,只要求他用功尽力。

     

    3. 感恩——最后,无论我们有什么成就,我们都应该为之感谢神﹕“凡事谢恩。”(帖前五18)所以无论孩子成绩单上的是A、是C,运动场得金牌否,只要他已经努力,我们都要感谢神,也教导孩子感谢神。

     

    体罚

     

    今天的教育界和心理学家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体罚对孩子身心有害。一般而言,反对体罚的理由是﹕蓄意引起他人肉体上的痛苦是残忍;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攻击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巴掌大,道理也大;破坏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叫亲子间的沟通受影响。[注22] 杜布森似乎是唯一的例外,他说﹕“如果责打得适合,是一件好事,我认真敦促大家这样做,打打孩子的屁股……不会伤害孩子自尊/自信的。”[注23] 他又说﹕“有一些专家以为体罚孩子会驱使孩子去打别人,导致暴力行为,这是胡说八道!”[注24]

     

    圣经说﹕“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箴22:15)“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灵魂免下阴间。”(箴23:13–14)换言之,圣经是接纳体罚的,但是请记得,这是为了叫孩子“灵魂免下阴间”,也许可以说﹕是为了非常严重的问题,而绝不是为了父母发脾气找孩子发泄。

     

    凭常理,我们都可以同意,体罚方法必须对身体无伤害,例如,杜布森主张只打屁股,不能打重要的地方。还有,必须因孩子而异,孩子若只需要责备,已能悔改,当然不必打。

     

    心理学理论向来随着专家、随着时代变迁,在体罚方面,亦不例外。最近有一个研究发现﹕黑人家庭中,孩子愈多被打屁股,愈少侵略行为,愈少惹麻烦。怎样解释呢?研究员相信,在一个接纳打屁股的文化中,打屁股是正常事情,孩子做错了,就得打屁股。但是,在白人家庭,打屁股是留为对付严重问题。还有一个研究显示,保守的基督徒家庭,因受杜布森的影响,有三份一的家庭打孩子屁股,“研究找不到体罚的负面效果──正因为它被视为正常。”[注25]

     

    弟兄姐妹们,请不要被世俗理论唬着了。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

     

    教育界今天有一个新的流行名词﹕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简称ADHD,从前称ADD),它包括三种表现﹕不能专注、冲动和过动。[注26]症状有﹕常在功课、工作或其他活动中,因为粗心而导致错误;常被旁边的事情分散注意;常不能完成任务;常舞动手脚,或者坐时扭动;讲话太多,未听完别人讲话先作答等等。事实上,它和一般冲动、注意力分散、精力过剩很难分界。

     

    当一般人想到ADHD,似乎会马上想到精神药物,最常听的叫“立得宁”(Ritalin)。但是,是否只有服药一条路可走?原来坊间书籍也认为治疗办法有多种﹕[注27] 

     

    1)生理方面——饮食要良好健康,服用维生素;避免不良食品,如酒精。

     

    2)心理方面——心理辅导、支持小组、“行为更易”(behavior modification)等。

     

    3)生活方式——对孩子作实际指导﹕怎样安排时间、怎样处理冲动。此外,似乎大部分书籍都强调﹕睡眠充足能帮助孩子专心学习、情绪稳定。[注28] 

     

    4)新纪元疗法——如“觉悟训练”(Awareness Training,其实就是冥想)。[注29]

     

    先不谈新纪元治疗,如果这些普通常理,思想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可以应付ADHD,我们是否必须使用药物?

     

    虽然使用精神药物的好处易见,很快就感受到效用,比起一般心理辅导见效。[注30]但是,各种精神药物都有不良副作用﹕包括头痛、失去食欲、烦躁、紧张、失眠、阻碍发育等。[注31]一本专论表示长期使用ADHD药物的副作用尚未明朗,尤其是孩子的大脑仍在发育中。[注32]我们是拿孩子的大脑做实验!

     

    顺便一提,精神问题向有不同原因﹕生理、灵性(包括不正当思想和行为,邪灵的骚扰),所以分辨是相当困难。愚见是﹕除非是纯粹生理原因,否则用药只是治标不治本;而且药物有副作用,若有其他办法,应先采用。[注33]

     

    ADHD 亦不例外,父母应该多加管教,少用药物,免得将来后悔。

     

    父母指南中的新纪元成分

     

    一般父母指南和教养孩童书籍,新纪元成分不多,但是,有或没有,多或少,全视乎作者是谁。在今天被新纪元影响的心理学界和社会里,难于完全避免。

     

    教导孩子各种新纪元松弛技术,是相当多父母指南所推荐的。例如《白痴父母指南》主张孩子学习瑜伽,[注34]虽然在全书中占不多篇幅,但因这是一本代表性书籍,可见新纪元已经进入教育界。此外,还有一些新纪元味道更重的,主张教导孩子使用新纪元技术,为了增进表现、健康成功。例如,心理学家戴亚(Wayne Dyer)主张教导孩子使用冥想、禅、瑜伽、观想、自我催眠,发展健康自我形象、身体健康、消除和预防疾病。[注35]

     

    有一次偶尔在网路上看见东南亚某教育学院,有一份教案,叫做“身心潜能开发课程与教学设计”[注36],目标是帮助学生练习并掌握开发潜能,所使用的技术包括﹕瑜伽、观照、禅、气功等。你我能不叹息?

     

    杜布森说﹕“父母……向小儿科大夫、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教育家寻求解答。结果自一九二零年代起,西方国家有越来越多的孩童是依照专家指示教养长大的,美国民众更是仰赖儿童心理学家及家庭医师的专业指导。现在我们必须问﹕这些专家究竟带来什么影响?也许有人期待,美国孩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远超过未蒙之利的其他国家,但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所谓‘西方先进国家’的青少年犯罪率、滥用毒药、酗酒、未婚怀孕、心理疾病、自杀率日益增加,成绩真可谓一塌糊涂!当然这不能全部怪罪于‘专家’们劝导有误,但我认为他们仍得为这个问题负起相当大的责任。”[注37]

     

    杜布森虽然是心理学家,他也看得出心理学在教养孩童方面带来不良后果,那么基督徒是否应该回到圣经去呢?

     

    圣经和世俗理论

     

    1. 基本分歧

     

    圣经原则和坊间父母指南的第一个基本分歧﹕现代心理学一般相信人性本善,例如说﹕“孩子的本质都是善良和真诚的。如果父母对他们的善良给予支持,他们这种善良的行为就会获得强化;如果父母误解他们的善良,他们的善良行为就可能会弱化。”[注38]

     

    圣经却认为人生而有罪性。因为亚当犯罪,我们都成为罪人(罗5:12–19;诗51:5)。所以父母若完全不加管教,他的罪性就会发挥尽致。一位圣经辅导支持者说﹕“这就是你孩子的真正潜能。”[注39]

     

    2. 内心和外表

     

    第二个主要分歧是﹕坊间指南多注重外表行为。随便找一二本翻翻看,它们谈的多是关于孩子要完成作业、分担家庭杂务、有礼貌、有纪律等。它们甚少谈道德问题,即使谈也不以圣经为基础,更不谈内心动机。

     

    圣经注重人的内心,“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3)圣经辅导非常留意这一点。他们说,父母若专注于教导孩子外在行为,而忘记内心,他们教出一群伪君子。[注40]   

     

    圣经辅导曾有这样的一个例子﹕孩子为玩具吵起来,父母通常的反应是﹕“是谁先玩的?”这是为了公平,但如果我们留意他们的心,我们会发现他们两个都是“恶人”,因为他们都很自私,都在想﹕“我不在乎你,也不管你高不高兴,我只关心自己,只要我得到这个玩具,就会快乐。”所以父母不能只纠正行为,也必须纠正内心。[注41]    

     

    3. 最终目标

     

    非基督徒的指南,多为了叫孩子健康适应、成功快乐、在社会上做一个良好公民。

     

    但基督徒教导孩子目的是为了得到敬虔的儿女,不是成功、富有、能干、美貌的后裔。“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太16:26)这真理不但对父母来说是正确的,对孩子亦然。

     

    所以孩子必须重生得救,是第一件大事;然后父母必须帮助孩子长进、生活圣洁。若能如此,其他事情也就不必父母太担心了。请基督徒父母们不要只顾孩子的成绩单,或者他能否考进名大学。灵命更重要!

     

    实际建议﹕和孩子读箴言

     

    既然圣经和世俗理论大异其趣,那么,圣经怎样讲及教养孩童一事?

     

    箴言就是大卫教导所罗门、所罗门教导他的儿子(箴4:1–4)的内容。虽然这些人因为没有完全遵照圣经教训行事,所以都不是完全人,但是这些话既然记载在圣经中,定是上帝给父母们一个模范,知道可以教导孩子什么。那么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读箴言,把原则告诉孩子,并同时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例﹕

     

    1. 敬畏耶和华(1:7),这是基础;

    2. 保守你心(4:23) ,可谈动机、内心偶像;

    3. 听从父母 (1:8),可谈你们之间的事情;

    4. 勤劳工作 (6:6–8),假若孩子听从父母,又勤勉学业,你不需要再担心他的成绩单;

    5. 选择益友 (13:20),可谈帮少年;

    6. 远离娼妓(2:16–19),可谈婚前性行为、色情网站;

    7. 健康的婚姻性爱观 (5:15–19),可谈婚姻观、性教育;

    8. 小心舌头 (4:24),可谈诚实;

    9. 管理金钱 (3:9–10),可谈金钱和奉献;

    10. 爱人如己 (3:27–29),可谈施舍救济和帮助别人;

    11. 酒精诱惑 (23:29–35),可谈毒品;

    12. 贤德妇人 (31:10–31),可谈外在美不如内在美,男孩亦然。

     

    箴言里可以用来教导孩子,应用在生活中的经节,绝不止于上边这些。想基督徒父母们都可以举一反三。

     

    最后最重要的事

     

    上边列举的是教导的内容,办法呢?诚然,我们没有一个绝对有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养孩童办法,因为孩子不是电脑,他是一个有自由意志的人。但圣经中有一些原则﹕

     

    1. 把真理告诉孩子(教和管)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6:4)

     

    2. 祷告、祷告、再祷告

     

    我们可以教导又教导、管制又管制,但只有圣灵能改变人心。圣经说﹕“当将你的事交托耶和华,并倚靠祂,祂就必成全。”(诗37:5)父母们请牢记——小孩子是用祷告和眼泪养大的。

     

    3. 自己必须长进

     

    “约书亚在世和约书亚死后,那些见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长老还在的时候,百姓都事奉耶和华。……那世代的人,也都归了自己的列祖。后来有别的世代兴起,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士2:7–10)

     

    这里有三代人﹕1)经历过神的人——约书亚和长老;2)受教于有经历的人,自己没有经历,只有知识;3)受教于一些只有知识没有经历的人,终于没有经历,连知识都没有。

     

    要教好孩子吗?作父母的须先在基督里追求长进。

     

    4. 请放心,神有恩典

     

    请不要以为,若非你紧紧抓住神,痛哭恳求祂,祂就不理睬你的孩子,事实上,祂爱你的孩子和爱你一样。圣经应许我们基本生活所需(太6: 31–34),对基督徒父母们来说,孩子岂不比“吃什么、穿什么”重要百倍?“难道祂的慈爱永远穷尽?……难道神忘记开恩?”(诗77:8–9)请放心,神有恩典,若非祂的恩典,恐怕你和我都活不下去了。

     

    “管教你的儿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里喜乐。”(箴29:17)

     

    “我听见我的儿女们按真理而行,我的喜乐就没有比这个大的。”(约翰三书4)

     

    注释:

    1. Hei­di Murkoff, “The Real Par­ent­ing Expert Is … You,” Newsweek, Spe­cial Edi­tion Fall & Win­ter 2000, 20–21.

    2. James Dobson著,李弘善译,《我家没有小霸王》(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6年),页107。

    3. Thomas Gor­don, P.E.T.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The Test­ed New Way To Raise Respon­si­ble Chil­dren (New York: A Plume Books, 1975), p.201,263.

    4. 例﹕Josh McDow­ell & Dick Day, How to be Hero to Your Kids (Word Pub­lish­ing, 1991),中文译本﹕麦道卫等,《6A的力量》。

    5. Ben­jamin Spock, Dr, Spock on Par­ent­ing: Sen­si­ble Advice from America’s Most Trust­ed Child-care Expert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88), p. 224–26.

    6. 例: Eileen Hayes, “Lying and steal­ing,” BBC Par­ent­ing.

    (http://www.bbc.co.uk/parenting/your_kids/primary_stealing.shtml)

    7. Eric­ka Lutz,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A Well-Behaved Child (New York: Alpha Books, 1999), p. 163.

    8. Po Bron­son & Ash­ley Mer­ry­man, NutureShock: New Think­ing About Chil­dren (New York: Twelve, 2009), p. 80–81.

    9. Gor­don, P. E. T., p. 108–113.

    10. 崔华芳编,《多给孩子一个A》(台北﹕麦田出版,2007)。

    11. Jer­ry Adler, “Hey, I’m Ter­rif­ic!” Newsweek (17 Feb., 1992), p. 48–50.

    12. Scott O. Lilien­feld, Steven Jay Lynn, John Rus­cio, Bar­ry L. Bey­er­stein, 50 Great Myths of Pop­u­lar Psy­chol­o­gy: Shat­ter­ing Wide­spread Mis­con­cep­tions about Human Behav­ior (UK: Wiley-Black­well, 2010), Myth #33.

    13. 张逸萍,《邪魔登讲台》(Towaco, NJ﹕生命出版社,2009),页116–19。

    14. 例﹕Lutz,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A Well-Behaved Child, p. 30.

    15. 例﹕崔华芳编,《多给孩子一个A》,页37–38。

    16. 例﹕Alfie Kohn, Uncon­di­tion­al Par­ent­ing: Mov­ing From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to Love and Rea­son (New York: Atria Books, 2995), p. 34–38.

    17. Bron­son, et. al., Nur­tureShock, chap­ter 1.

    18. Ibid., p. 14–15.

    19. James Dob­son, The New Hide or Seek (Grand Rapids, MI: Flem­ing H. Rev­ell, 1999), chap­ter 1–3.

    20.见﹕爱德华.韦尔契著,顾蓓晔、李台莺译,《亲爱的,别把上帝缩小了》(真生命辅导传道会)。

    21. James Dob­son, The New Hide or Seek: Build­ing Con­fi­dence in Your Child (Grand Rapids, MI: Flem­ing H. Rev­ell, 1999), p. 104–07.

    22. 例﹕ Lutz,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A Well-Behaved Child, p. 132–33.

    23. James Dob­son, Hide or Seek, rev. ed. (Old Tap­pan, New Jer­sey: Flem­ing H. Rev­ell Com­pa­ny, 1979), p. 91,94.

    24. Ibid., p. 95.

    25. Bron­son, et. al., Nur­tureShock, p. 186–87.

    26. 爱德华.韦尔契,“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爱德华.韦尔契等著,张逸萍译,《走出心理幽谷》(真生命辅导传道会,2008),页112–14。

    27. Jeff Strong & Michael O. Flana­gan, AD/HD For Dum­mies (Hobo­ken, NJ: Wiley Pub­lish­ing, Inc., 2005).

    28. 例﹕Frank Lawlis, The ADD Answer: How to Help Your Child Now (New York: Viking, 2004), p. 144–150.

    29. Strong, et. al., AD/HD For Dum­mies, p. 135.

    30. Ibid., p. 118–19.

    31. Jef­frey Kluger, “Med­icat­ing young Minds,” TIME, Nov 3, 03, p. 49–56; Strong, et. al., AD/HD For Dum­mies, p. 120–21.

    32. Glen R. Elliott with Kate Kel­ly, Med­icat­ing Young Minds: How to Know If Psy­chi­atric Drugs Will Help or Hurt Your Child (New York: A Lynn Son­berg Book, 2006), p. 14–25.

    33. 张逸萍,“你是大脑和基因的奴仆吗?”《生命季刊》,2008年12月,页53–58。

    34. Lutz,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A Well-Behaved Child, p. 218.

    35. Wayne W. Dyer, What Do You Real­ly Want For Your Children?(New York: Avon Books, 1986), p. 71,171,208–82.

    36. 台湾国立东华学校“身心潜能开发课程与教学设计”教学计划大纲。

    37. 杜布森,“从传统智慧汲取宝藏”,《爱家杂志》,第六卷,第五期,2001/5,页8–9。

    38. 崔华芳编,《多给孩子一个A》,页205。

    39. John MacArthur, What the Bible Says About Par­ent­ing: God’s Plan for Rais­ing Your Child (Nashville, TN: Word Pub­lish­ing, 2000), p. 29–32.

    40. Ibid., p. 35.

    41. 泰德崔普著、庞慧修译:《子女心,父母情﹕从“心”教养孩子》(El Monte, CA, 台福传播中心,2001),页27–28。

     

    张逸萍  来自香港,在美获护教学博士学位,现在加州“基督学房”等神学院任教,著有《心理学偏离真道》等作品。

     

    张逸萍

    张逸萍

    Next Post

    母亲的情怀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1997-2025 生命季刊版权所有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页
    • 刊物
      • 生命季刊期刊
      • 生命与信仰期刊
      • 生命季刊通讯
    • 影音
    • 生命文库
      • 基要真理证道集
      • 一个不信派的标本
      • 中国的以巴弗-卷一
      • 中国的以巴弗-卷二
      • 中国的以巴弗-卷三
      • 行过流泪谷
    • 福音大会
      • 福音大会2023视频回放/将持续更新
      • 主日信息:个人敬虔的塑造和传承(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主日信息:再次遇见主(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主日信息:回转归向上帝(福音大会视频回放/含音频)
      • 持守真道、传承信仰:福音大会2023报告(含视/音频)
      • 超过所求所想的祝福(含音频)
      • 福音大会2023的得着和感动(含音频)
      • 属灵的盛宴:2023福音大会(含音频)
      • 信仰传承:教义与生命的平衡(含视/音频/网络版以主日信息发)
      • 主日信息: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含视频/音频)
      • 愿你如鹰展翅上腾(含视频/音频/网络版以主日信息发)
      • 第一次参加福音大会的感动(含音频)
      • 耶和华是我的产业(含音频)
      • 盛宴与家常菜(含音频)
      • 愿你如鹰展翅上腾
      • 你爱主吗?福音大会悔改之夜的歌声
      • 福音之民:福音大会2023第二天白天报导
      • 祷告,复兴的开始——福音大会2023以祷告拉开序幕
      • 福音大会房间预订最后一天Final Call
      • 福音大会2023为何人举办?(视频)
      • 福音大会经典回顾:2017年感人短片及呼召(视频)
      • 福音大会经典回顾:王峙军牧师在2020福音大会上呼召(视频)
      • 福音大会:筵席已经预备好了
      • 福音大会2023青少年英文节目:Grace Conference
      • 中国福音大会2023节目程序表
      • 中国福音大会2023专题介绍
      • 中国福音大会2023专题一览表
      • 历届中国福音大会
      • 历届福音大会报道专辑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8
    • 新生命热线
      • 新生命热线公开课
      • 圣经辅导与心理学错谬
      • 教养儿女
      • 抑郁-轻生-成瘾辅导
      • 婚姻家庭专栏
      • 其他问题解答
    • 基要福音派联盟
      • 针对巴黎奥运会亵渎基督开幕式的公开信(中英文版)
      • 抗议书已经提交!仍可继续签署抗议拜登签署“2024年跨性别者可见日公告”
      • 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针对各种议题的神学立场
      • 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FEMA)立场告白系列视频
    • 传道人培训
      • 网上报名:北美传道人退修研讨会(6月9–12日)
      • 北美传道人退修研讨会将于6月9–12日在芝加哥举办
      • 主日信息:公众敬拜的属灵塑造(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公众敬拜对属灵生命的祝福(含视/音频)
      • 作基督耶稣的精兵(含音频)
      • 主日信息:精兵、工人与器皿(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弟兄和睦同居的善与美(含视/音频)
      • 主日信息:主工人与圣别(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从教会的建造看服事的传承(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教会的建造(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信仰传承的目标与实践(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你我的公众敬拜(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分辨两类错谬教导及三类课程(下/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主日信息:神使我稳行在高处(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分辨两类错谬教导及三类课程(传道人培训视频重播)
      • 信仰与世俗法律的冲突:关于教育权/财产权(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我们因信如此说话(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我们有这宝贝在瓦器里(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信仰与世俗法律的冲突(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作不丧胆的传道人(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主日信息:传道人要有基督的馨香之气(传道人培训信息重播)
      • 2024年传道人培训直播完毕,将陆续重播!
      • 传道人培训2023 视频回放
      • 2023传道人培训会 Zoom会议室链接
      • 2023年传道人培训将于5月15–18日举办
      • 2021传道人培训5月3–7日(周一至周五) 直播链接
      • 注重培养末世意识(传道人培训2021信息)
      • “免得我使你在他们面前惊惶”(传道人培训2019信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8
      • “传道人培训2016”简讯
      • 你们当为自己和全群谨慎(传道人培训2016信息)
      • 2016 传道人培训 (香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6”简讯
      • “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2016”于7月11–14日在多伦多举办
      • “传道人培训2015”简介
      • 回归圣经 活出圣洁
      • “传道人培训2013”完满结束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13
      • 讲员信息大纲(传道人培训2012”)
      • 2012传道人培训诗歌下载
      • 会众问题解答(传道人培训2012”)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12
      • 扎根建造——记香港“传道人培训2010”
      • “传道人培训2010”DVD制作完成
      • 香港传道人培训2009–2010
      • 悔改:属灵品格建造的第一步
      • 第10届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简报(2010多伦多)
    • English
      • CCLiFe Participating staff
      • The Ministry of Chinese Christian Life Fellowship, Inc.
      • Statement of Faith
      • Support Us
      • Current Prayer Request
      • Christian Life Quarterly Digest
      • CHINA’S EPAPHRAS
    • 搜索

    ©1997-2025 生命季刊版权所有